
  
很少有人知道,东汽小学其实也是一所少年军校,地震之后,学校各方面工作加重,军训任务暂时停止。直到今年2月,学校重新聘请了一名退役士兵做教官,东小的孩子们才重又开始了军事化的学习生活。
●跑步,每天清晨第一课
  
刚来东汽小学时,看到这些才六七岁就离开爸爸妈妈住在学校的孩子,心里真是心疼,但想到这样可以让家离学校太远的孩子免于早起赶路的折磨,我也就觉得好多了。但事实证明我是错的,住在学校并不意味着可以睡懒觉——我就住在学生宿舍隔壁,每天清晨六点半,我准时被他们吵醒。
孩子们起床后要迅速完成洗漱,因为只要教官的哨音一响,他们就得放下一切事情跑去操场上集合。于是,在白墙蓝顶的板房中间出现了一支个头高低不一却精神抖擞的晨跑队伍。教官带着孩子们跑步,有的孩子太小跟不上,但依然坚持着。慢慢的,教官试着教他们喊口号,那稚嫩的声音当然不可与部队的战士相提并论,却也是干脆有力的:“一!二!三!四!”我每天便在这样的口号声中同孩子们一起开始新的一天。
  
我不知道早起锻炼对小小的他们来说是痛苦还是乐事,但我猜想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在每天的起床喧闹中总是有清脆的歌声伴着的。
● 内务,证明我不再依赖
  
说实话,在念警校以前,我是从来不会每天都叠被扫地的,但在东汽小学,整理内务却是孩子们必修的功课和作业。每天上课之前,他们必须把寝室打扫的干干净净,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尽管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被子叠成教官要求的“豆腐块”,但他们那一丝不苟的模样已足够让人感动。而那些被拖洗得澄澄发亮的漂亮地板更是让原本简陋的板房透出丝丝温馨和暖意。
 
● 拉歌,最后的战役
    
晚上8点,哨音再一次吹响,这是例行的点名拉歌,也是全天最后一次集合。每当这个时候,你会看到一股股欢快的人潮从各个寝室涌出,原本空荡荡的操场上迅速聚满黑压压的大队伍。
    
教官点名之后,教孩子们唱部队里的歌。我记得第一个晚上唱的是《团结就是力量》,孩子们声音很大,可就是唱不好,开始几句还像那么回事,越到后面越是稀稀拉拉不成调。可真是辛苦了我们的教官,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两百多号人呢,最大的也就十二三岁,歌词是听不清也记不住,低年级的更是一点不知纪律为何,嘻嘻闹闹全然不顾教官的豪情领唱。隔了几天,教官又教唱《军中绿花》,这首歌更难,我猜想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于是便将歌词抄写下来贴在工作站的门口。从此,他们集合之前和解散之后都要来我的门口对照一下歌词,还要我帮他们纠正唱错的地方。一年级的一个小女孩每天一见到我,开口就唱“妈妈你不要牵挂,孩儿我已经长大”,然后问我唱的对不对。
    
唱的对。我说。我真希望孩子们回家也唱给爸爸妈妈们听,更希望所有的爸爸妈妈们都来学校来看一看,听一听,亲眼瞧瞧这群今日的小小少年,正一步步成长为明日的铮铮儿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