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关帝诗竹图碑》、明代《魁星复斗图碑》
(2009-10-18 18:56:50)
标签:
东君关帝诗竹图碑魁星复斗图碑曹操杂谈 |
分类: 看书笔记 |
《关帝诗竹》--在石碑上雕刻的竹叶近看其实就是文字,这些文字还是一首五言绝句:“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此诗在辞别曹操的挽留前,关公题与曹操。
关帝诗竹的传说
传说关羽身居曹营十二年,没有被曹操的重赏厚禄而动心,仍然时时刻刻挂念着刘备,朝夕思归。后来,当他斩颜良、诛文丑之后,方知刘备在袁绍处,急切想归。但又恐自己在曹营被待为上宾,刘备疑其心变,便作画“风雨竹”,借竹名佳节壮,以喻自己虽人在曹营而不辱名失节。
此画别具风格,由片片竹叶组成字的诗文。从画的鉴赏角度看,两棵竹子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字丝毫无损于画;从字的角度看,把字巧妙的揉在画中,画中带字,字画相兼,构思精巧,艺术高超。凡有幸观赏者,无不为之惊叹。
风雨竹所组成的诗是: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前两句形如雨竹,其意为:竹子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享有盛名,是靠自己一年四季挺拔清秀,并不因时令的变化而盛衰。
后两句恰似风竹,其意为:莫嫌竹子叶疏清淡,但却长久青翠,永不枯败凋零。
“东君”是双关,表面上指东风、春风,说我竹子茁壮成长不以来你东风吹拂,我并不感激你什么;另一层面的意思是指“东家”曹操,因为关公当时客寓曹公。关公如今要离开曹操,护二嫂、寻大哥,并不感谢曹操的封赠。
关羽作画后,便封金挂印,保护二位皇嫂偷偷离开曹营,过五关,斩六将,立尽艰辛,终于同刘备、张飞两兄弟团聚了。
后人把这幅风雨竹画刻在石碑上,称之为关帝诗竹碑。
清代马德昭绘的《魁星点斗图》--画面上一个小鬼双手高举,捧着一只“斗”,一条腿抬起在做跳跃动作,动感很强。画面上还点缀着一本翻开的书和几颗星星。主题画面是由鬼和“斗”组成,是“魁”字的象形化。加上星和书,构成“魁星点斗”图。画上还藏了“克己复礼,正心修身”八个字。
【传说】
魁星的故事是这样的:古代有一个秀才,名字已不可考,姑且就直接叫他魁星吧。此人聪慧过人,才高八斗,过目成诵,出口成章,可就是长相奇丑无比,所以屡屡面试时落第。他长得怎样呢?据说本来就丑陋,又长了满脸麻子,一只还脚瘸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但是他文章写得太好了,终于被乡试、会试步步录取,一次次高中榜首。到了殿试时,皇帝亲自面试他的文才,一看他的容貌和画着圈上殿的走路姿势,心中不悦,皇帝问:“你那脸是怎么搞的?”他回答:“回圣上,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皇帝觉得这人怪有趣的,又问:“那么你的瘸腿呢?”他又回答:“回圣上,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很高兴他的机敏,又问:“那朕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你说,如今天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他想了想说:“天下文章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皇帝大喜,阅读完他的文章后,更是拍案叫绝:“不愧天下第一!”于是钦点他为状元。
这个丑文人的才学、智慧和发奋,使他后来升天成为魁星——北斗七星的前四颗,主管功名禄位。“魁”字拆开来,一半是“鬼”,应魁星的面目丑陋,一半是“斗”,应魁星才高八斗、也应北斗星座。据说魁星手中的朱笔批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文人中传“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笔不点头”就来源于此。
据说从此开始,皇宫正殿台阶正中的石板上雕有龙和鳌鱼图案,一只魁斗放在旁边,殿试完毕发榜时,应试者都聚到皇宫门前,进士们站在台阶下迎榜,状元则一手持魁斗,一脚站在鳌头上亮相,表示“一举夺魁”、“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