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足常乐”辩证谈

(2007-05-27 23:05:06)
分类: 教学大课堂
    “知足常乐”是一句古语。现在有许多人把它作为一种处世哲学。前天,在同学聚会时,不少同学以这句话相赠、相勉。回来的路上,我对这句话作了些思考。

    说实在的,以前我对“知足常乐”这句话并没有作过什么系统考证。当年学习老子的《道德经》时,还曾把它作为老子宣扬消极处世哲学的典型例子来作过一番“剖析”。

    现在仔细想来,“知足常乐”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生心态。从处世态度来讲,人生处世一方面要讲究“积极进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知足常乐”。科学的人生处世态度其实就是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无论过分强调哪一个方面都是不足取的。

    人生当然首先要积极进取、不断有所作为。这是人生的重要职责。如果人人无所作为,这个世界就既不能永续存在,更不可能持续发展。

    但是,人的锐意进取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当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限度时,人们就要正视主客观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程度,而不能超越规律的限制去发挥所谓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因为如此,所以人要不断地在心态上作出调整,自觉做到“知足常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这样的话:“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意思就是说,天下的罪过没有比贪欲更大的,天下的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厉害的,天下的灾难没有比想掠夺更严重的。所以,知道该满足时就满足,就会永远知足。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在历史上,还有许多名人贤士也多有赞美“知足”的诗句,如清朝张英曾在《聪训斋语》中写道:“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纪晓岚在《训次儿》中说道:“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曾国藩也说:“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学会“知足常乐”,首先要懂得“知足”。其实,足与不足,都是由欲望大小所导致的。知足的前提是学会节制欲望。人有欲望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让欲望变成贪欲,不仅不能达到知足常乐,而且还可能会因此酿成人生悲剧。明末清初有人写过一本《解人颐》,对贪欲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书中写道:“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住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知足,除是南柯一梦西。”正是这种贪欲的恶性膨胀,不仅让人烦恼无穷,而且还使古往今来多少人一步步地走向深渊。古代三国时期的周郎在痛呼“既生渝何生亮”的嫉妒声中轰然倒地;近年成克杰、胡长清们则因贪欲、贪财、贪色而身受极刑。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学会“知足常乐”,还必须懂得“乐”之真谛。乐是什么?乐不过是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满足感罢了。一个人快乐与否,满足还是不满足,其实都是他与过去、与他人进行对比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试想,一个百万富翁,如果将他置身于贫民窟内,他一定会很满足,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大富翁;但是,如果让他呆到一个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成堆的地方,尽管其财富并未减少分文,但他可能就会因此而倍感失落,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介贫民”。由此可见,人们快乐与否,主要取决于其认识和思考问题时的角度与方法,取决于其知足与不知足的心态。

    “知足常乐”是一种人生态度。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欲滔滔,利益、权位、金钱、美色,时时处处在引诱着人们,使人变得贪婪,让人不得满足。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知足,更应该保持一份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心态,不要让自己成天生活在奢望不断、忧伤不止的阴霾中。

    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正像清朝倪元坦所说的那样:“别人骑马我骑牛,自觉无言叹不如;君试回头一察看,道旁还有赤脚汉。”只要这样一对比,才会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

   “知足常乐”是一种生活艺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先生92岁时作了一首宽心谣》:“日出东海落西天,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金,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破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这首“宽心谣”可以说是对“知足常乐”的最好诠释。

    最后,还需要强调说明一点,知足常乐与积极进取并不矛盾。养成知足常乐的心态,减轻心理上的各种“负担”,让快乐驱除烦恼,这的确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当然,我们说的知足常乐,并不是故步自封,更不是不求进取,而是以实际的态度,以乐观的精神,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自觉做到不断开拓进取、创造佳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