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的“杞人”在哪里?
(2009-04-12 01:20:09)
标签:
杞人忧天杞国新泰文化历史 |
分类: 散文 |
查《列子·天瑞》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这段故事意思是说:杞国有一个人,整天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满脸忧愁。他的一个朋友担忧关切地问:“你有什么忧愁的事吗?”这人叹口气说:“唉!我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会突然陷下去,我的身体到哪里去躲藏呢?”
他的朋友就开导说:“天,不过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伸展身体俯仰、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天中活动,你为何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这个人又说:“天如果真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来了吗?”他的朋友说:“日月星辰,只是那一团气体中有光耀的一部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人的。”这个人又追问:“那么,地陷了,人又怎么办呢?”他的朋友说:“地,也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它塞满了四面八方所有空虚的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跨步、跳跃,每时每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这个人听后,放心下来,高兴极了。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下来,高兴极了。
对于杞国,有这样的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我觉得这样的解释很不全面。比较全面的应该是下面一段文字——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杞国是小国,史书罕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
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只是由于杞国文献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
目前为止,发现杞国存在的考古证据不多。共计有六块殷墟甲骨文提到了杞侯或杞地,可作为商代杞国存在的证据。而在杞县尚未找到杞国遗存,县城中曾有后人建的东娄公庙,祭祀杞国开国君主东娄公(即东楼公),该建筑在1949年后也已被拆毁。在新泰,清朝的道光和光绪年间曾出土过一批杞伯每亡所做的青铜器,2002年新泰周家庄又发现了杞国的贵族墓葬群,证实新泰曾是杞国所在地。另外,1962年,武汉市文物商店曾收购到一件杞伯每亡的簋,1966年,山东滕县出土了一件每亡的鼎。
上述文字应该是比较全面的说明了杞国来由。前几年发现的杞国贵族墓葬群据考,杞国在新泰地盘并不大,属于一个很小的国家。商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周武王灭商之后,寻找大禹的后裔,找到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同时把舜的后人封到陈国,主管对舜的祭祀。从东楼公到杞谋娶公,《史记》记载共传四世,其间年份不详,但谋娶公在位时期,正值周厉王当政,和周武王封东楼公差了200多年,共经历了十个周王,因此,有人推算,其间杞国的世系一定有所缺漏。杞谋娶公的时候,将杞国从杞县一带迁到了山东。当时,杞国曾先后受到宋国、淮夷、徐国等势力的攻打,无法在河南立足,只得暂到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避难,而后迁徙到到新泰一带。后来,由于别国的入侵,杞国被迫继续向东迁徙。公元前646年,杞成公在位时,将杞国迁到缘陵,即今山东昌乐县附近。到了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又把国迁到淳于,即现在山东安丘县附近。
杞国虽然历史很长,但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如此弱小一个国家,又夹在齐、鲁之间,常被侵扰,鲁国就曾借口杞君“不敬”,多次“伐杞”、“入杞”,侵占“杞田”。“杞人忧天‘的故事发生也就不足为奇,反映了杞人的忧患意识。杞国为求自保,便和晋国结盟。杞国末年,内政不稳,连续出现国君的弟弟弑君自立的情况。公元前506年,杞悼公死,杞隐公即位,但只过了几个月,就被其弟弟所杀,这就是杞厘公。好景不长,杞厘公死后把国君之位传给了儿子杞愍公,在位16年后,于公元前471年又被其弟弟所杀,这就是杞哀公。《史记》中记载杞国事迹不多,基本上只是叙述国君的世系,其所提到的杞国事件,唯有这两件兄弟相残之事。前445年,杞国终于在楚惠王的进攻之下亡国,杞简公成了末代君主。
诸位,“杞人忧天“之语了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