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大学之前基本上在农村度过。时间过的飞速,一眨眼离开家乡10多年了,如果不再把记忆重新整理,有那么一天,模糊会占据整个心灵。我想就让这片刻零碎的记忆记录在我的心灵深处,一旦困惑迷茫,想想父辈,想想那时的生活及与他们相处的日子,浮躁的心也会宁静下来。
1970年代,我的父母大概40岁左右,家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高粱(很少),经济作物有棉花、大豆、绿豆等。当时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少部分出售换得些许钱以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
1980年代,父母50岁左右,仅种植玉米、小麦、棉花、绿豆,那时人民积攒粮食以备灾年,在万不得已情况下不会大部分出售。
1990年代,父母60多岁了,因为年老,仅种植玉米、小麦,绝大部分用于出售,并不是用于自己的消费,而是孩子的教育及礼尚往来。记忆中当时礼钱特重,几乎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此。父亲96年去世的,此后我们三人的土地分给了兄长,母亲的收入仅靠那一年2000斤麦子(后来成了1000斤麦子)。于是母亲在父亲开的荒地上种植棉花以增加收入。母亲一贯不出门,却经常为我的日常学习费用到邻居家去借。
2000年代,母亲一人生活,兄长们管母亲的粮食,我给日常零花钱。母亲一生节约,每逢过年,把给她的钱积攒下来拿来给我。直到07年,我的母亲病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