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
赈灾义演
在欢欣激动的“5.12“厦门火炬传递之后,传来了汶川地震的不幸消息,我们以非常复杂的心情投入了赴京在国家大剧院参加“第一届交响乐之春”首演的排练。艺术副总监傅人长在柏林爱乐大厅放下指挥棒就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小提琴奇才李传韵和青年钢琴新星宋思衡都于5.12晚先后到厦,投入了最后冲刺的热身排练。
5月15日,我们一早七时起飞赴京,等我到达国家大剧院已经是12点了,下午2时开始我应邀在大剧院的艺术资料中心举行“《土楼回响》与厦门爱乐乐团”的讲座,
没想到观众这么多,这么热烈,有许多20年前“爱乐女”时代的老“粉丝”闻风而来。当我展示我这位厦门火炬手得到的火炬真品,让北京人先睹为快时,全场更是沸腾了。


讲座结束,人们又为了得到我签售的《郑小瑛传》和《土楼回响》CD排起了长队,让我
十分感动。

紧接着我又被“绑架”到中关村新浪古典音乐直播论坛,与主持人、大提琴家朱亦兵和钢琴家宋思衡一起“聊天”,也正是前几天刚刚在厦门指导过我们弦乐重奏的朱亦兵教授,一定要我把火炬带到北京亮相新浪直播的。直播后,我又赶回大剧院音乐厅,欣赏了由朱晖执棒、吕思清独奏的青岛交响乐团的音乐会。
5月16日下午,我们有2组弦乐四重奏,1组木管五重奏和1套铜管重奏在国家大剧院五楼花
瓣厅进行了表演。

可那是一个三面通透无墙的,充斥着一楼大厅嘈杂的人声,听众也可自由穿行的“厅”,真可惜了我们还延请了专家来厦辅导,进行了认真准备的这场室内音乐会!也没想到国家最高艺术殿堂里仅有如此非音乐化的安排!
晚上,我们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厦门爱乐十年回响”音乐会开始时,我对听众讲道:“我们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来到北京的,近日来,我们的情感承受了太多喜、怒、哀、乐的大起大落:“喜——火炬传递,珠峰登顶,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怒——藏独分子、CNN等西方媒体等对北京奥运会的破坏,对中国人的无端攻击、辱骂,引起了中国人的无比愤怒;哀——是由于有史以来最大地震造成的人类悲剧,现在我们全体在这里肃立,也是表示对受难同胞的悲伤和对所有参与救灾人员的敬意;乐——我们为年轻的乐团有机会来北京目睹国家大剧院建设者的智慧结晶,来向首都人民汇报乐团的十年收获而快乐。因此,我们此时心情十分
复杂。”
“然而,中国人是不屈不挠的民族,我们打不倒,震不垮,唐山生气勃勃的今天,就是汶川有希望的明天,我们音乐人也要努力创造更加美好、健康的音乐,来安抚受伤的心灵,来描绘美好的憧憬,来鼓舞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全国同胞一起为祖国的振兴、昌盛勇往直前!”
我还说:“来京前一天,我们全团已举行了为灾区遇难同胞致哀的仪式,还在慈善总会同志的见证下进行了第一次义捐,献上了我们的爱心,下周五我们与吕嘉、黄滨一起举行周末交响音乐会时,我们将再次举行赈灾义演,再次将全部收入捐给四川灾区。”我的讲话得到数次掌声鼓励,我们的演出受到的热烈欢迎,据说也是空前的。
(以上图片均由王 遐 摄影)
17日夜11时,大队回到厦门。18日一早,我就应厦门音乐学校的邀请去鼓浪屿参加厦门中小学生管弦乐团的成立大会。途中遇到对此学生乐团有赞助支持的厦门香港联谊总会会长曾琦先生,我心里一热,诚邀宏泰音乐厅与我们合作举行赈灾义演音乐会,当即得到曾琦先生的痛快响应。现在,按照原定音乐季计划,两位世界顶级音乐家--欧洲最大的,意大利维诺纳夏日歌剧场音乐总监,不久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执棒了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特》中国版的指挥家吕嘉,和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获得者黄滨与厦门爱乐乐团的“众志成城赈灾义演”音乐会,就要在5月23日晚7:30在厦门体育中心对面的宏泰音乐厅举行了,当晚的节目有红旗颂、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悲壮激情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倾诉祖国深请的第八交响曲;当晚所有票款收入和表演者的津贴劳务都将捐到四川灾区,我已经知道将有厦门香港联谊总会、厦门市商会和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和厦门电视台的热情响应,我们期待着更多厦门爱心人士的继续参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