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特写:
“土楼西行”巴黎唱响“客家之歌”
2007年04月12日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钟诚
和以往不同的是,客家人出身的郑小瑛抱着“关公门前耍大刀”的心态站到巴黎指挥台上。四月十日晚,厦门爱乐乐团欧洲巡演的首场演出在巴黎发声。对于七十多岁仍活跃在指挥台上的“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和七十多名二三十岁的青年演奏者来说,为交响乐的祖地观众献上一个“纯中国版”作品,充满了新鲜和刺激。
演出在巴黎市中心能容纳数百人的卡沃音乐厅举行,厦门爱乐乐团七十多人的演出阵容令古典式音乐厅的舞台显得有些局促,但是听众听到的是乐器不借助任何扩音设备发出的自然声。演出的七部作品中,除两部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外,全是纯中国版交响乐。曾经给厦门爱乐带来荣誉的《土楼回响》全本五个小节的演奏是下半场唯一曲目。闽西山区七十八岁农民、有“歌王”之称的李天生的原生态演唱,民间艺人詹晶晶的树叶独奏将交响乐的中国元素加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当演出到尾声时,几十名法国少男少女用客家话齐声合唱“客家之歌”:“你有心来俺有情,唔怕山高啊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还有造桥人!”进行曲的铿锵节奏和高亢的歌声将全场听众的情绪推向高潮。在加演了一曲《茉莉花》之后,“客家之歌”再次在听众的热烈掌声中唱响。欧洲巡演首场旗开得胜。
以闽西山歌素材为音乐基调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共分五个乐章: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和客家之歌,由作曲家刘湲创作,把客家人当年从中原逃亡迁徙到南方的苦难经历和他们来到客居地聚族而居,齐心协力辛勤拓荒建新家的苦难生活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据说此前在美国演出时被评价为“表现了生活在他乡异国的客家儿女怀念故乡的土楼情思。”
此次厦门爱乐的“土楼西行”在结束巴黎的首场演出后,将在德国的五个城市以及奥地利、意大利举行演出。整个巡演历时二十天,共演出八场。乐团不仅到交响乐的祖地表演,还要到被称为“欧洲乐坛的帝王”卡拉扬的声音绕梁了三十多年的柏林爱乐大厅去亮相。对于一个仅有“八岁”、主要由青年演奏者组成的这个中国民办交响乐团来说,的确是充满挑战。
在塞纳河的游船上,回味着热烈的掌声,刚刚结束首演的郑小瑛对自己“关公门前耍大刀”的结果心里有了底。她在数十年的指挥生涯中,指挥过中国多个乐团,而以西方古典交响乐作品为主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取得演出成功的履历,显然令郑小瑛不能满足。用西方语言讲中国的故事成了对她富有挑战性的新目标。无怪这次欧洲巡回演出被命名为《土楼西行》。
演出的组织者表示,欧洲巡演旨在宣传中国交响乐事业的成就,也演奏一首所在国的经典作品,做好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扩大厦门、福建和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让年轻队员体验交响乐这个外来音乐品种的形成环境和学习有关人文知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