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健:”我是美国的客家人“!(四)

(2006-12-24 01:19:54)
分类: 媒体报道

 

英健:“我是美国的客家人!” (四)
(摘自 杨 荔《郑小瑛传》)

 

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决定在厦门举行,大赛组委会把所有的协奏任务交给了厦门爱乐乐团。承担这样一个国际赛事,需要提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必须拥有大量原版的协奏曲总分谱,可是乐谱要从国外购买,又非常昂贵,费用一时又没有着落。英健教授听说郑教授正在为这事发愁,便主动找到郑小瑛说,她不久就要回美国探亲,在纽约一定能帮乐团买齐谱子。她看小瑛面有难色,善解人意的她便一把拉住小瑛的手说:不用着急,钱的事我会帮你想办法的。

 

国际大赛前期需要向国外做大量的宣传工作,报名参赛人员来自世界各国,各人所选的曲目也不相同,来往信件需要大量使用英语,英健教授主动与小柴办公室联系,表示愿意义务承担大赛前期的资料翻译工作。有时候为了弄清一个音乐术语或查清报名者的情况,她甚至亲自从厦门大学跑到大赛筹备办公室面谈,最后,她批评人们未能及时把需要校对的资料交给她,干脆连续16个小时蹲在印刷厂里,在上机印刷前,把好最后一关。办公室的同志都感动地说:有英健教授为我们把语言关,我们心里才踏实了。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洋雷锋,而英健却对郑小瑛说:我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来到厦门了,是上帝让我在这里等你啊!

 

这一对不同国籍却有着共同理想的女教授,彼此相知的异国朋友,把普及音乐当成了共同的事业,她俩在厦门特区的不同的岗位上,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撒播着精神文明的种子。她俩相信这种发自内心的共鸣的真挚的情谊,会像对待她们钟情的音乐那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美好动人。

 

不幸的是,自2003年开始英健觉得左肢不便,左肩酸痛,左手轻微震颤,她接受了中医的按摩,针灸。2004年初病症加重,回美国治疗,美国的中医说是“震颤痉症”,西医说是帕金森氏病,可是病情一天天在加重,她的生活已不能自理。英健十分信任中医,第二年又回到中国治疗。眼看着这样一位为中国学生付出了近 20年辛勤劳动和满腔热忱的美国老人处在这样一个无助的状况,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都非常焦急不安,郑小瑛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去为她寻医问药,为她找护工。人们都在心中为她祈祷,希望她最终能够战胜病魔,重新坐回她欣赏乐团演出的专座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