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爱乐”的又一个新纪录

(2006-08-08 11:23:31)

 厦门爱乐的又一个新纪录

     ----2天里奏了24首协奏曲!

 

不是我自卖自夸,昨晚刚刚结束了鼓浪屿第三届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颁奖音乐会的演出回到厦门家里的我,从心里为我们能干、肯干的年轻演奏员感到自豪。2005年3.6.-3.7.我们曾经有过24小时内从厦门到泉州,再到福州,演出了三场音乐会的记录,这次2天里成功演奏了24部协奏曲,应当是我们劳动强度和效率的一个新纪录。

 

由于主办方迟至今年6月才来邀请我团于857日担任此次比赛的决赛协奏,而我们早已约定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蔡金冬教授与一位美国小号家于 84日来厦门举行本音乐季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本土的邀请又不宜推脱,我怀着对“厦门爱乐”年轻人的信任,硬着头皮应下了这个任务。

 

乐团自731日(星期一)排练蔡教授的“墨西哥沙龙”、“西区故事”和为小号协奏的爵士音乐,直到83日晚66位参加决赛的选手尘埃落定,我们才得以用当晚的三个小时将六位选手自选的五部协奏曲(有二位都选了李斯特第一)和比赛组委会委约黄安伦的新作――钢琴音诗《鼓浪屿》,匆匆过了一遍。本来我们可以利用第二天排练的,但是我们得保证周末音乐会的成功,蔡教授上午连排,84日晚上的美国风格音乐会使厦门听众耳目一新,非常成功。

 

85上午乐团移师鼓浪屿音乐厅,下午乐团为三位选手合乐排练,每人奏一首难度相当大,长达25分钟的“鼓浪屿”,和一首自选曲目(含普罗科菲也夫第三,拉赫曼尼诺夫第五,李斯特第一)。三个人合一遍就用了3个半小时,晚上,乐团为这三位选手的决赛演奏了这六部协奏曲;这一天共奏了12部协奏曲。

 

86下午,另外三位选手的自选曲目是一首长达30多分钟的莫扎特第九、李斯特第一和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加上每人一首“鼓浪屿”,又是3个半小时,晚上,乐队再一次为三个选手演奏了六部协奏曲,一天下来,又是12部!

 

这样的分量和难度,这样的劳动强度,恐怕是我国乐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只是凭感觉,没有认真调查过)。可是年轻的演奏员们毫不懈怠,没有怪话,认真地在指挥的带领下一遍遍地精益求精,反应敏锐地配合选手们,帮助指挥克服了一个个年轻选手们在与乐队合作时发生的失误。我从心里感谢大家的努力,并以他们自豪。正如中国音协书记徐沛东说的,这就是北京的乐队也是很难做到的。

 

我很高兴从俄罗斯应邀来厦担任世界合唱比赛指挥的林涛能够“见义勇为”地留下来帮我分担了一部分指挥任务,但是6日晚上当我一连指挥了5部协奏曲时,已经让朋友们为我担心了,但是我并没有感到特别累,正常吧,看到我国年青钢琴家的进步,就足以让我忘却疲倦了,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好身体!

 

为了钢琴比赛,“厦门爱乐”两周的暑假推到今天才开始,明天我就应邀去上海交响乐团担任他们业务考核的评委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