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烈士陵园的台阶分两部分,第一段是35级,第二段是十一级。前几次我来的时候,猜想35是因为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时候是35岁,后面的十一级,始终没有弄懂含义。这次来的时候,边上台阶边和同来的朋友讲35级的来历。门前的讲解员笑呵呵问我,知道十一级台阶的来历不,我知道他肯定有故事,他说杨靖宇在东北抗日战斗了十一年。
三十五岁,在东北已经战斗了十一年,这个数字太震撼了。那就是二十四岁到了东北天寒地冻的山林,率领着由土匪、农民、散兵组成的抗联,跟装备精良的日本关东军做力量悬殊的战斗。
谢谢讲解员告诉我十一节台阶的含义,我问讲解员知道杨将军是什么民族吗?他说是汉族吧,我说不是,据我了解,杨靖宇将军是回族人。他很惊讶,他做了好多年的讲解员,居然从没听说。我告诉他,以后讲解的时候,你可以加上这个内容了。
关于将军民族问题,我专门查阅过不少资料,很少有这方面的记载,一般的资料都只介绍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我也是一次偶然由马姓想到的,因为马姓回族很多,那将军是不是回族人呢?于是就开始找,可大多的资料在将军的民族上都没有提及,最后在哪找到的,我忘了,可确实查到了关于杨靖宇是回族人的记载。
群雕透空部分,正好是个中国地图。
杨靖宇遗体埋葬处,位于陵园正殿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