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同以往的星期五一样,学校照样进行了备课组活动,以年级和组为单位进行。一同事说她在关于“是否分科”的问卷表中点了“否”。另一同事随即说,你的一票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何况有那么多的网站。我说中国教育改革的问题不是在是否取消文理分科上,而是怎样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教育应该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实现教育的近代化。
学生的兴趣在哪里,学生的快乐在哪里,在于他们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而不是死记硬背拿高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何况现在仍有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呢。
中国的教育实践得太少了,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如此,反而幼儿园里实践得更多。
比如:我们在读大学时,就没有出去实践过一次,学校从没有组织过。我就读的是历史教育专业,关于历史知识的传授,讲师只是一味地讲理论,讲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在江西,有很多名胜古迹。只有深入到现实中我们才能真切地把握历史。比如婺源,比如南昌,比如井冈山,再比如瑞金。在大学四年,只有一个老师将历史讲活了,那就是梁洪生老师,他带我们到系里办公室,将他拍到的一些图片用幻灯片展现出来,让我们感觉到历史是多么的生动有趣,又是多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
在我现在所任教的地方,有个抗日烈士陵园,但学校从没有准许老师可以带学生到那里参观。生动的物品呈现在那,我们却放着不利用。
另外,我不记得在那部电视剧里看到的:一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题目好像是雨中即景之类的,那天刚好下着细雨,她带领学生到外面去体会雨丝飘在人身上的感觉,可没想到被校长狠狠地批评为不务正业,目无组织纪律。正是因为学校不重视生活中的体验,才会出现在某年高考中关于坚强的题目中很多学生写的是家人死去自己怎么面对现实怎么坚强地走出来的。没有真切地感受,怎么能够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因而,有的只能是胡编乱造,这就看谁编的水平高了谁讲瞎话更厉害了。
在孩子对我们撒谎时,我们不要一味地指责他们。是我们,是这个社会教会他们撒谎的。没有的事情就编。如今正是三年份,学习雷锋的月份,学雷锋是“三月里来四月里走”,也是我们,也是社会教会孩子们,形式比实质更重要,虚情假意的做比没有任何行动强。形式主义害死人!我们不要在三月份的时候才想到雷锋,才想到要去帮助别人。帮助,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体现。从家庭来说,帮父母做做家务,他们下班回来时端杯开水都行;从社会中来说,推三轮车的人上坡时可以助一臂之力,等等。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如今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用的是理论检验理论,谈不上任何的实践了。所以他们很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所以他们才更爱那虚幻的网络世界。是我们这些身边的人让他们感觉到生活的虚伪,不是别人!!
虽然,我认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要取消文理分科,而是在是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我还是想谈谈分科的问题。
我主张文理分科。理由如下:
人的精力是有限,怎么将有限的精力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那就是充分发挥出他的专长。韩愈说的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社会的发展是与分工细密紧密相连的。手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手工业越分越细,才有了后来机器的出现。国际之间的分工协作,才有了我们现在众多的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才能如此紧密,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才会由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全球。分科可以更好地将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才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成果。
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万事通,不是全能人才。如果什么知识都学,那学到的只能是皮毛,达不到精的程度。那样会形成“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的地步。我们不能要求郭晶晶既拿跳水金牌,又拿击剑金牌或者举重金牌等。每个人能将他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深入一点地说,中国的大学也是如此,中国的大学都成了综合性的大学了,什么专业都有,但真正在某个领域叫得很响的又不多。杂而不精。这是病根,不值得炫耀和提倡。
高中一定要分科。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学生的爱好偏重于文或者理,应该很明显了,没必要再要求他们学习所有的课程。
另外,对于中国教育中的问题,我想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高中的会考制度应该取消,现在的会考已经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了。我觉得就三个字:浪费钱。再加四个字就是浪费精力。
还有就是英语。小学到高中,有了这几年的英语学习就行,没必要再在大学耗费如此多的时间在上面,英语专业和涉及到国际研究的除外。现在大学还要求学生必须过英语四级才能拿到学位证书或者毕业证书,这简直就是极不人道的行为。国语都没学好,还投入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在这上面,不有点……最终落个英语国语都没掌握好,极像东施效颦。
我的建议是,除了英语专业和国际研究方面专业的学生继续在大学学习英语,其它专业的应该将英语改为选修,他们的英语四级不再是一个非过不可的事情。如今是很多人学的英语没有任何作用,过个几年,几十年,所有的知识不就完全忘记了么。想学的自然会去学,不想学的没必要强求。
中国教育改革得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病根找错了,再好的药都无济于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