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贫困山区代课教师——燃烧在乡村的红蜡烛
(2010-01-24 15:44:39)
标签:
杂谈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保靖县水田河镇代课教师石斌,就是这样一支燃烧在乡村的红蜡烛。他用自己最青春的年华,最艰辛的付出,最丰厚的成绩,诠释了一名代课教师的神圣职业和壮美使命。1月20日,记者专程来到他者村里,采访这位在乡村工作了14年的代课教师。
http://s16/bmiddle/494c6c87x7de496da9a4f&690
小标题:创造代课奇迹,乡村也有壮美事业
一条小溪欢唱着歌儿拐了几道弯流过水田河镇,这个湘西保靖比较偏远的苗族聚居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师资力量薄弱。全镇17所学校,其中15所是村小,他者、夯吉、中坝等9所村小是1名教师1所学校。
记者采访的目的地,就是他者村小。汽车从水田河镇里爬上高高的他者山时,就感觉到了山路崎岖,山路难行。碰见坑坑洼洼的地段,记者一行不得不下车步行。就这样边走路边乘车,用了整整1个半小时,才来到云遮雾绕的他者山凹里。
一栋白色单层四间的砖房,就是他者小学。
水田学区副校长龙自明指着一名戴着眼睛、身着西装、很显斯文的中年人对记者说:“他就是石斌,是我们水田学区很难得的一个代课教师。”
在最偏远的村庄,在底子最薄弱的教育地带,石斌筚路蓝缕,在荆棘中劈开了一条乡村教育的金光大道。
在水田河苗区,许多学前孩子听不懂汉语,特别是在村小教书,必须使用苗汉双语教学,孩子们才能在一知半解中接受启蒙教育。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石斌执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在全学区独占鳌头,平均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且以第一居多。这一直是石斌这名代课教师的不败神话。
http://s8/bmiddle/494c6c87x7de4978c0937&690
1996年,刚从保靖梅花职业中专毕业的石斌被分配到水田河最偏远的马伟村小。初试身手就崭露头角,石斌的样样工作都做的有板有眼。他从抓环境卫生强化学生管理,从上体育课激发学习积极性。针对班上许多学生喜欢打篮球,石斌就教育他们,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就能到各个村小去巡回打篮球。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年,石斌执教的四年级学生成绩大幅提升。
1997年9月,因为教学成绩突出,石斌调任水田河中心完小任四年级班主任,教语文。比起马伟小学四年级的15名学生来,石斌惊讶地发现,中心完小的四年级居然有74个学生。石斌显得有些兴奋,他感觉到一种挑战,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了肩上。
面对全新的环境,石斌边教学边摸索。在学区的支持下,石斌创造性地实施了 “优生带差生,中生争上游”的学习互助模式。他在语言上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举办各类活动,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个成绩差的学生爱滚铁环,石斌就对他说:“只要你努力学习,成绩搞好了老师就组织举行滚铁环比赛。”后来,这个学生的成绩从后几名上升到20多名。学生宋小锋爱玩电子游戏,每次一下课就悄悄跑去玩了。石斌给他出了一个题目,只要他会默写古诗了,老师就和他一起玩游戏。宋小锋不相信石斌的话,但还是想试试老师。他通过努力,不仅将古诗背了下来,还默写给石斌看。后来,石斌就陪宋小锋去玩游戏。师生两边玩游戏,边交流心思。这次宋小锋明白了一个道理:“玩就玩个痛快,学要学个踏实”。此后,宋小锋的成绩上来了。2008年,宋小锋参军了,并参加了当年在四川的抗震救灾。学生梁立云成绩差,但喜欢表演节目,石斌就让他到学区当广播员,并教育他当广播员要有知识,没有知识是当不好播音员的。梁立云认真学习,同时做好播音员工作,成绩上升很快。2008年9月,梁立云考上了大学。
在完小教书两年,石斌执教的语文年年在学区考第一。石斌特别激动,那是74个学生的平均成绩排第一啊。这成为石斌一辈子忘不了的事情。
2000年9月,石斌在中坝村执教,一直到2006年9月,石斌被调往他者小学。
水田学区副校长龙自明回忆说:“2008年秋季,我刚调到水田学区就听说他者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成绩相当不错,每年都拿第一、第二。事实就是这样,2008年秋季统考,他者村小二年级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在全学区名列第一,一年级语文第一,数学第二。”当时,学区教导主任张成万也不相信,因为他者村小一、二年级的学生大都连汉语都听不懂,怎么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2009年春季,张成万亲自和一名学区教师一起来监考,那次他者村小一年级、二年级语文、数学均列全学区第一。这下大家都相信了,他者村小的优异成绩是石斌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换来的。
http://s8/bmiddle/494c6c87x7de499c22a97&690
没有人能知道石斌在村小这个教育最基层的岗位上付出了多少,但是,水田河学区的老师们知道,底子最差的学生要取得最好的成绩,这其中包含的正是老师的无数汗水和艰辛付出。
而石斌,仅仅是一名代课教师。
2009年6月底,水田河学区对村小进行全面检查,他者村小的卫生、内务等名列学区前茅,学生的养成教育征服了前来考核的老师。水田河学区党支部书记、校长石元隆告诉记者:“石斌执教的学生,在考进完小后成绩都很好。一人一校的村小,代课教师工资待遇低,但石斌能呆下来尽心尽力搞,很难得。”
小标题:无悔青春选择,年华留驻代课讲台
正是隆冬,寒意袭人。他者村小最右边一间一室一厅的房子,就是石斌的客厅、厨房兼卧室。粗糙不平的水泥地板上,一块木板支在两块砖头上,木板上放满了锅碗瓢盆。里间简陋的木架铺两床棉絮放一张课桌就成为石斌的卧室。就在这里,石斌住了整整4年。
他者,其实是石斌代课的第四个地方。
1996年6月,年少气盛的石斌从保靖县梅花职业中专毕业,回到家里后,父亲石绍清满是欢喜。在苗区教书快40年的石绍清清楚地知道,苗区缺教师,确切地说,是缺能讲苗话的老师。石绍清告诉石斌:“我已经给学区讲好了,你去当一名代课教师。马伟村离镇里最远,你去锻炼一下。”
http://s5/bmiddle/494c6c87x7de49ac5e1b4&690
走了三个多小时的山路,石斌悄然来到了马伟村,子承父业成了一名乡村代课教师。初来乍到,石斌就任村小四年级的语文、数学、体育老师。记得第一次上第一堂体育课,石斌让每个学生都佩戴上红领巾在操场上做操,这一举动吸引了马伟全村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
有少数学生成绩特别差,石斌就上门给学生辅导。学生方志勇父亲去世早,母亲改嫁,坏毛病多,学习成绩特别差。石斌就认真和他交心,叫他把学习成绩搞好。在马伟那一年,方志勇一直和石斌吃住在一起。在石斌的言传身教下,方志勇改掉了坏毛病,学习成绩也变好了。学生龙标成绩很差,石斌就经常到他家里辅导,但学习成绩一直没有明显改观,于是,石斌就叫龙标和他一起吃住。由于龙标还小,经常睡觉后尿床,但石斌待他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三个月后,龙标的成绩上升了。有的学生年小体弱,走山路特别困难,石斌经常背着他们回家,一直把学生安全送到家里。有一次背一个生病的女生回去,女生发生呕吐,在石斌身上身上吐了两次,但石斌一点也不嫌脏,坚持把这个女学生背到了家里。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石斌的艰辛付出下,四年级成为马伟村小学习成绩、环境卫生、学费收缴最好的班级。
是蜡烛,放在哪里都会尽情燃烧。
http://s4/bmiddle/494c6c87x7de49b842583&690
刚来他者,村支部书记就语重心长地对石斌说:“这里的孩子底子差,你一定要多费心,你不要上午11点才上课,两三点就放学了,这样孩子是学不到东西的。把孩子的学习耽误了,这是做老师的最大的失误。”石斌从村支部书记的话中读出了期待,他对村支部书记说:“请你看我的行动吧。”
那时,他者村小是一栋陈旧的老木屋,风一吹,整栋房屋就吱吱呀呀地叫。黑板是临时用一块木板支起来的,没有宿舍,石斌就睡在当地百姓的家里。直到2008年,他者才新修了一栋近60平方米的学校,还建起了篮球场。
一年前,64岁老人梁健娅的孙儿龙佑来他者村小读学前班。老人原来一直担心孙儿来这里学不到东西,更怕孙儿怕被大孩子欺负。可她没有想到的是,石老师把这些孩子教得很有礼貌,小孩子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更从来没有发生过小的学生被大的打的情况。
学生罗勇读学前班时总是不爱卫生,脸也不洗,脸上总是黑黑的,也有许多坏毛病,喜欢拿到人的纸、笔。石斌就给他讲道理说:“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别人东西这是偷,以后会变坏。一个不爱卫生的孩子大家是都不喜欢的。”同时,石斌随时和罗勇的家长联系,告诉他们这孩子很有潜力。罗勇写字不规范,石斌就用直尺按在作业本上,一笔笔教他。当罗勇坏习惯又犯时,石斌总是及时纠正,并叫他道歉。就这样,石斌把罗勇的坏毛病一一转变过来了。在一年级时,罗勇脱颖而出,去年秋季期末考试,罗勇得了第二名。
石斌的哥哥石泽耀在外面打工,对于弟弟,他一直颇有微词。2009年春节期间,他就对石斌说:“你那么辛苦,一个月才600元,搞什么啦。我带你出去打工,一个月二、三千。”可是,石斌谢绝了哥哥的好意,他发自内心喜欢代课教师这个职业,他发自内心喜欢自己的学生。
当一名代课教师,是石斌青春无悔的选择。
石斌一生中最青春的年华,就留在了代课教师的讲台上。2009年8月7日,香港沃土发展社赞许石斌“在教师岗位中表现优秀,造福莘莘农村学子”,专门给石斌颁发了“园丁计划”嘉许状。
小标题:无言挥洒大爱,春雨春风泽润学生
代课教师的工作尽管很苦,但石斌坚持下来了。代课教师的职业尽管没有多少钱,但石斌还是自己拿钱救济学生,给自己的学生发奖。
每次到镇里去,石斌就会买一沓笔来,送给村小的学生。
在马伟小学,学生张龙门两年交不起学费,石斌就给他垫了。学生方志勇父亲去世早,石斌就给方志勇买衣服穿,替他交学杂费。
在他者村小,学生龙春兰的妈妈是个聋哑人,父亲龙承三又经常不在家。去年春节,龙承三专程来找石斌说:“我孩子就交给你了,只有交给你,我才放心”。
8岁的罗杰去年在二年级统考中语文数学分列全学区一、二名。他的父亲罗远照告诉记者:“石老师待孩子像父母一样。就说我这孩子吧,生病了石老师总是里里外外关心关照他。有时候我忙,来不及接孩子,石老师就经常让孩子吃晚饭后,再把孩子带过来。”
http://s14/bmiddle/494c6c87x72fd4280939d&690
几年来,石斌的碗、菜等都是学生家长送的。石斌感慨地道:“我付出的多少,他们就给我回报多少。”
他者,应该是石斌一生难忘的地方。
乡亲们特别关心石斌。石斌初来村小时,小学没有电,村民就从自己家里拉来了电。石斌生活不方便,村民就送菜、送油、送米给他。石斌在村里买米,乡亲们经常只收7角一斤,从不多收。石斌说:“我很艰苦,但精神很充实。”
有他们的支持,石斌一呆就是四年。
其实在他者,石斌一直都有被调走的机会,可他挪不开脚。
2008年6月底,学校放假了,学生家长龙恩洪赶过来用竹筐挑起石斌的铺盖,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说:“石老师你下学期千万还要来啊,你不能走,这里的孩子太需要你这样的老师了。”2009年9月开学时,学生家长张兴平又对学区党支部书记、校长石元隆讲:“你们莫调这个老师走,他走了我们的孩子也要走”。60多岁的老人龙自平,看见石斌的生活很差,还特意把自己也舍不得吃的鸭子给石斌送来,叫他搞好身体,才好给孩子们教书。2008年初,大雪封山,石斌没有菜吃了,村民罗远照送来了腊肉,石斌要给钱,罗远照怎么也不收。这样的事情,在他者还有很多很多。石斌说:“我不能走啊,我走了真的对不起学生家长。我相当于学生的父母,学生家长也是我的父母,我唯有认真教好他们的孩子,才能回报他们对我的爱。”
2000年元旦结婚以后,石斌的家境也比较困难。特别是孩子出生以后,家里更是捉襟见肘,没有办法,石斌只得叫爱人在水田河场上做裁缝,每个月有个几百元的收入。
http://s6/bmiddle/494c6c87x7de49c385805&690
自己再困难,石斌还是在想方设法接济自己的学生。
这么多年来,石斌从自己的工资中,给学生贴了近3000元出去。
水田河学区党支部书记、校长石元隆给记者介绍说:“县里按23名学生配置1名老师,但水田河村小多,复式班多,很多村小几个学生就要1个教师。代课教师的经费由学区负责,这同时也造成了学区经费的紧张。目前,学区还有代课教师11人,他们分布在最边远的村小,大部分是1人1校,环境最差,待遇最低,工作最辛苦,但他们认真负责,爱生如子,业绩突出。”
http://s12/bmiddle/494c6c87x7de49cf8622b&690
目前,国家已经全面清退了代课教师,但是,像湘西这样的贫困地区,特别是保靖吕洞山苗区,石斌等这些代课教师还将继续代课下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