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白云山疑现虎豹现场见闻
(2009-04-16 13:17:02)
标签:
虎豹白卡见闻老虎田维喜白云山杂谈 |
4月12日,湘西州委机关报《团结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本人采写的《白云山疑现大型猫科动物》一文,在湘西引起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保靖,记者接到不少征询事件真相的电话。其实,该文是来源于自己亲历白云山疑现虎豹现场的见闻。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是篇在湘西州生态建设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4月4日,保靖县林业局副局长吴坤忠给我打来电话,说白云山下又有两只羊被其他动物吃了,有可能是虎豹之类的动物。问我有没有时间明天和他们一起去看看。
我意识到,保靖县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目前退耕还林已经达60万亩,白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经过该县近50年的封山育林,在200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这次羊子被吃,虎豹出现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如果真是这样,这就是个十分重大的新闻题材。当时,正值清明节放假,但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吴坤忠的邀请。
4月5日早上8点,我和县林业局吴坤忠、白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宿秀江、县森林公安局痕迹侦查员田洪英、比耳林业站站长田茂莹等5人,乘上一台越野山凌车,经过碗米坡镇,直向白云山而去。车子跨过10多个弯,越过了高高的杀鸡坡后,山势开始平缓起来。吴副局长告诉我,这里,就是白云山下的马蒂村,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是比耳镇卡湖村。车子经过一个叫岩角的地方后,我看见,山下就是保靖县八部大王遗址所在地沙湾,而我们距卡湖村还有近15公里的距离。
山势陡峭,山路难行。如果不是山凌车、如果今天下雨,我估计我们无法去卡湖村了。
越接近白云山,山越高,林越密,特别是灌木林,一丛丛、一山山映入眼帘,让人不仅感叹封山育林的成果此刻是如此地赏心悦目。春天来了,白云山开始绿了。花花草草在公路两边探出头来,十分好奇而又热情地看着我们这些走进白云山的客人。
终于,我们看见了卡湖村。整个村子简直坐落在林海中。我出生在农村,见过湘西无数的山和绿,可是,卡湖村还是深深地牵引了我震撼的目光。山逶迤、绿汹涌,让人感觉到就像进了一个世外桃源。
车子小心翼翼地向卡湖村中心驶去。
护林员小田和报警的田维喜已经在等我们了。
田维喜告诉我们,他羊子被吃的地方叫白卡几的山沟里,离村寨2公里左右。田维喜叫上村民田维荣,带着我们一行6人向白卡几走去。
路有点滑,也很陡,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用手握住路边的草和树一路小心地走着。翻过一座山,再往下走去,就是白卡几山沟了。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被两边的灌木林遮盖着,走了约20分钟,田维喜指着几丛高大枯黄的芭茅草丛说,这里就是吃羊子的地方。
茅草顺势倒着,地上翻开了些许灰黑的泥。小羊被全部吃了,踪迹全无。距离小羊被吃地约2米的地方,就是坎脚,一只重60多斤的白羊就在那里被吃掉了。白色的羊头带着羊皮,孤零零地躺在草丛中,附近,是那只动物撕咬白羊的地方,茅草凌乱不堪,让人触目惊心。
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立即进入了工作状态。田维喜告诉我们,4月2日,他家两只分别重约33公斤、6公斤的白羊在这里被一只动物捕食,其中小羊全部被吃,大羊仅剩头骨及皮毛。田维喜在沟底查看现场时,突然从隔自己4米左右的山坡上传来了“唵”地一声叫。田维喜说:“开始我以为是哪里放炮了,没有想到接着又响起了五、六声老虎一样的嘷叫声。我敢肯定,是老虎来了。那就是我们在电视上听见的和老虎一模一样的声音啊。我当时吓得脚都软了,就赶紧往家里跑啊。跑到半路,我给田维荣打电话,给他讲,白卡几沟里有老虎。”
保靖的林业工程师、技术员在现场和周围勘测到了数只长达8厘米的动物足迹。这一石破天惊的发现,让现场的林业工作者们兴奋不已。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勘测后,我们爬出了沟底,举目远望,只见白卡几广袤无垠的绿海中,显露出一丛丛形态奇特而秀丽的灌木林。这些林子长得枝繁叶茂,高低有致,在春天的滋润下色彩层次分明,让人不仅惊叹白云山的美妙和神奇。
当我们带着收获的愉快心情回到村里时,村民田茂翠说,去年她家的一只羊也被吃掉了,同时她也听见了类似于老虎的嘷叫声。同时,村民张发寿家去年也有只羊被吃了。70多岁的田景六老人告诉我们,白云山出现老虎是有可能的,上世纪80年代初,卡湖和马蒂村的村民们就看见了一只小老虎。田景六说:“这次的叫声绝对不是豺狗子,声音那么大,有些像老虎。”
白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说,老虎适宜于在灌木林里生活,白云山具备这样的条件。
其实,莽莽苍苍的白云大山里,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