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一
以细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合胞病毒所导致的感冒最为常见。
1.
“细支气管炎”是发生在幼儿身上一种下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冬季和早春的季节。细支气管炎会侵犯整个呼吸道,特别是肺部的细支气管,它是由数种病毒侵犯所造成的,其中又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为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piv)等。
主要侵犯2岁以下幼儿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侵犯2岁以下幼儿,患儿刚开始会呈现感冒等病症,伴随着发烧、鼻塞、流鼻涕等现象,经过2~4天,病毒将会慢慢地传播到细支气管,而导致咳嗽、声音沙哑、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症状。
造成毛细支气管炎主要原因是病毒的侵犯,因此预防细支气管炎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让宝宝接触感染源,但家长要注意,毛细支气管炎很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观察的重点
是否有呼吸急促、呼吸次数每分钟超过60下、脸色苍白、呼吸时胸部和腹部之间的肋间肌会出现凹陷的症状、呼吸时鼻孔会变大且鼻翼扇动、烦躁不安、胃口不好等症状,如果有应及早到医院诊治。如果发生心率过快、呼吸过快、尿少等症状,那可能是发生了心力衰竭,须立即住院抢救。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带有病毒的飞沫侵入呼吸道,进而进入鼻咽、呼吸道等所造成的呼吸道感染。除了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外,还有副流行性感冒病毒等。流感病毒常会发生变异;流行性感冒通常是突然发生的,每年的10月到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
症状随年龄、体质有差异
小宝宝感染初期会出现喉咙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喉咙痛、头痛、胃口不好、恶心、呕吐、拉肚子、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但由于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因此所产生的症状会随着年龄、体质等而有所变化。
当孩子罹患感冒时,应请医师根据病情处方;孩子感冒的这段时间,家长应该让孩子多补充水分、多休息,这些对缓解病情有不错的效果。
小贴士
处理方法
预防之道
少出入公共场所
勤洗手、戴口罩。
定期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的禁忌很少,除非对蛋白或疫苗成分过敏者、现在正处于发烧和感染性疾病的情况或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心肌炎患儿外,都可以注射。
3.感冒——合胞病毒
在婴幼儿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以呼吸道融合病毒最为常见,再就是流感病毒了。
症状为呼吸道感染
合胞病毒会因为侵犯不同的系统而造成不一样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又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患儿会出现发烧、流鼻涕、咽喉炎、咳嗽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诊治,很容易发展为肺炎,还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应该立即去医院诊治。
采用症状疗法以减轻不适
腺病毒的感染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其症状不是很严重大都会自行痊愈。但若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就得小心观察,必要时还得住院治疗。由于目前并没有特殊的药物能杀死腺病毒,只能给采用症状疗法,来减轻患儿的不适。腺病毒一般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眼结膜、粪便中,因此,家长应该让患儿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才能降低腺病毒感染的危机。
二
以过敏性鼻炎、哮喘最为常见。
1.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过敏体质的人,对外部环境中某种物质产生的过敏反应,引起鼻腔黏膜发炎的一种疾病;常见的过敏原为尘螨、霉菌、蟑螂、宠物毛屑等,病人通常会出现鼻塞、流鼻涕、鼻子痒、打喷嚏等四大症状;而过敏性鼻炎和遗传有相当大关系,当父母亲中有一人是过敏体质,其子女就有25%的传染机会,若父母双方都有过敏体质,则子女过敏的几率将会提高到75%。
过敏性鼻炎根据症状可分为两类,一是“季节性鼻炎”,发生在春夏季节,通常病患会对花粉、空气中的霉菌过敏,由于不同的植物会在不同的季节产生花粉,所以病患只在特定的季节发病;二是“整年性鼻炎”,顾名思义就是一年四季都会有过敏病症,通常病患会对尘螨,猫狗毛、灰尘、霉菌等过敏。
小贴士
预防之道
使用抗过敏药物
一大早醒来时先帮鼻子穿衣服,也就是帮鼻子戴口罩约5分钟左右,然后喝杯热水这些小方法都能有效地减少鼻子过敏发作。
晒棉被
除湿
2.哮喘
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性发炎的疾病,由于呼吸道发炎反应,患儿会出现咳嗽、喘鸣、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通常又以“咳嗽”的症状最为常见,且这些症状容易发生在半夜或是凌晨。
多数气喘会出现呼吸急促、喘鸣音等症状,有些宝宝哮喘会以“慢性咳嗽”来表现,因此,当家中的小宝宝感冒后,使用了药物还是治不好时,就要怀疑是否得了气喘。
有明显的过敏史
哮喘的诊断一般来说不需要特殊的检查设备,如果孩子有过敏性鼻炎或是异位性皮肤炎等症状,或反复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出现3次以上的喘鸣音,且对感冒药反应不好等状况时,就有可能是患了气喘。
由于感冒会加重哮喘的发作,因此当气喘儿童感冒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就诊时家长应告诉医生宝宝的哮喘病史,以方便医生诊断。
儿童哮喘其实并不是可怕的疾病,只要能按时使用药物,且遵守医护人员的教导,宝宝一样可以健康成长。
“勤洗手、戴口罩”远离春季疾病
家长如何预防幼儿春季疾病发生呢?黄京临医师说,除了秋冬时注射流感疫苗外,就是要让小宝宝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在感冒流行季节应少到公共、不通风的场所去,即使去也最好为小宝宝戴上口罩来避免感染。
除此之外,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放假时不妨带他们到郊外走走,“多运动”和“均衡的营养”也是避免疾病侵犯的最佳守则。
前一篇:宝宝爱吃手怎么办?
后一篇: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您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