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亲王花园初探

(2014-04-13 21:06:18)
标签:

先生

下一代

民事纠纷

方式

寄宿制学校

分类: 汲古缀文

       礼亲王花园初探

 

     /布衣识者

 

闻名遐迩的乐家花园位于海淀苏州街南端西侧,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产权属于海淀区教委,由北京市八一中学管理使用,是八一中学的园中园。八一中学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荣臻子弟学校,后改名为八一小学,成立于19473月,一直辗转于敌后,北京和平解放后迁入市区。1952年,八一小学自府右街李阁老胡同迁入乐家花园,华北军区拨款对该园全面整修,并在乐家花园南侧征地百余亩,建成新校舍,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改名为八一中学,是全军较为正规的寄宿制学校,作为园中园的乐家花园部分,一度成为学生宿舍。

    之所以称为乐家花园,是由于民国初期该花园的主人清代礼亲王后裔,处境贫困潦倒,便把花园抵押给同仁堂老板乐家,以历史的眼光看,该花园应称其为礼亲王花园。学者考证,花园已有250余年历史,由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与礼亲王四世孙平郡王福彭的亲戚关系,以及《红楼梦》中描写的大观园与礼亲王花园有着某些影影绰绰的相似,“大观园”便成了这里的俗称。

    清代作为我国最后的封建王朝,皇帝宗室沿袭各朝代近似的分封受爵制度。清代宗室爵位,顺治年间,定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直到奉恩将军共十二个等级。父死子继,以“子袭父爵、世降一等”替传。(即父亲是亲王,传至下一代,降为郡王,再传至下一代,降为贝勒,逐代降低直至最后一等的奉恩将军,便不再降。)

但有八家可以“世袭罔替”,不受“子袭父爵,世降一等”的限制,其子孙可代代承袭王位,俗称“铁帽子王”。清初第一代“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衰、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塞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清初的礼亲王代善(1583-1648),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因协助其父打江山战功卓著,封为大贝勒。努尔哈赤死后,代善拥戴其八弟皇太极即皇帝位。1636年,皇太极登基,国号改称大清,封代善为和硕兄礼亲王,列为八铁帽子王之首。代善去世后,礼亲王爵位由其子孙世代承袭。礼亲王历传十世,袭爵十一人。。

顺治二年(1645)礼亲王代善奉召进京,皇帝将前明崇祯帝外戚周奎宅第赐予代善,是为最初的礼亲王府(位于今西皇城根酱房胡同,已于1984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熙十三年(1674),袭爵亲王、改号康亲王的代善之孙杰书(1644_1697)被诏命为大将军,率兵平“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他善于谋略,智勇双全,转战江浙、福建,耿精忠终被平定,礼亲王家族再立新功。康熙十九年(1680)杰书荣耀班师凯旋,康熙帝亲率王公大臣驾临卢沟桥迎师劳军。之后,杰书又奉诏防御噶尔丹,率部北出张家口,屯兵归化城。杰书战功卓著,是正红旗旗主、议政王,成为皇帝重臣。

 康熙二十年(1679),“三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叛乱被平定,全国一统,渐显史称之康乾盛世。康熙帝始在前明皇亲李伟的清华园旧址(今北京大学西门迤西)修建畅春园。之后,康、雍、乾三朝在西北郊大规模营建皇家园林,并出现皇帝的赐园和权贵的私园。杰书也在西郊高粱桥西修建别墅,名乐善园,人称康亲王花园(今北京动物园内)。

海淀的礼亲王花园始建年代没有准确记载,有专家考证始建于乾隆年间,由杰书的曾孙、第七次袭亲王爵的永恩所建。康亲王永恩(1727-1805),自幼读书骑射,封为贝勒,聪慧好学,深受乾隆帝喜爱,常护随皇帝出巡。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追念代善的功绩,恢复其家族原封号“礼亲王”称谓。乾隆年间,北京西北郊建成了以三山五园为主体的皇家园林。皇帝在一年之中的多半时间在圆明园居住并临朝听政、议事,许多王公大臣,为便于皇帝召见,不误朝政,相继在海淀一带修建私邸别墅。在这样的背景下,礼亲王永恩在海淀择址建园,成为礼王府的一处别院,是一件自然的事。

占地约50亩的礼亲王花园,地理位置优越,园林布局精巧,全园分为寝居区、山林野景区、园林区等几组建筑。

 花园大门东向,进三楹大门后是一条青石铺砌的石道。石道南北各建有朝房十余楹。沿石道前行有大型青石叠山,犹如屏风般挡住去路,待临近后忽现开阔,是很绝妙的创意。叠山南峰平台原建有四角小亭,拾级登亭,北可览全园,南可远眺万泉庄之碧绿稻田和村舍炊烟,可惜此亭已毁于上世纪“文革”。

    过假山向北是为前园。正中有双卷歇山顶正殿五楹,前廊后厦,殿内用书格子、博古架、硬木雕花隔断分隔成前后厅。正殿东西两侧,各有太湖石假山,假山台上,建有东配殿三楹,周围置山石环绕。正殿西,建有月台,四周为汉白玉雕栏。正殿对面有三楹小戏台一座,是盛夏纳凉或喜庆演出场所。正殿后有荷花池,小桥流水,桥上八角圆顶桥亭。荷花池边,点缀青石,呈各种动物造型。过桥登岸,见五间敞宇,东西各建有水榭,有游廊左右相连,与前园浑为一体。穿过敞宇,是一道大型假山,山名翠秀岩。松柏林立,多处刻石,有:“群峰耸秀”、“苔痕上阶绿”、“一径入云斜”、等楷书、草书诗文佳句。

    后园有多处人工堆土叠石,错落有序,造型生动,或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或豁然开朗,天外有天。既独立成景,又相互组合。后园布局分为正院、西北院、东北院数组建筑。 正院中央是单卷歇山顶正厅五楹,厅堂名曰“玉堂富贵”,前有月台,月台下原有玉兰树两株,树龄已200余年,“文革”中因失于管理而枯死;玉兰院向西折北,过月牙河小桥,是隐蔽在山石间的西北院,有正殿五楹,院内外广种腊梅,称“梅香院”。西侧有单檐四角亭一座。登亭极目西眺天光云色,晴日可观西山晴雪、玉泉塔影;玉兰院往东,穿过山洞,步入东北院。这里独立成景,其建筑格局与“梅香院”遥相对映。院内种西府海棠数十株,故称“海棠馆”。海棠馆东,有园门可通东园。

 东园建筑不多,以山、林为主。曲径小路、怪石点缀。山顶遍植松柏,绿荫蔽日,是为山林野景区。山间南侧高台上,有四角单檐小亭一座,北有敞宇三楹,前出平台,可做小型舞台。正北,有东西走向粉墙一道,中开瓶门,正北有轩三楹,东西有曲廊。院内苍松翠竹,林荫苔痕,恬静幽雅。

    山林区以东是寝居区。由多进四合院式建筑组成

 永恩以后的几代礼亲王有:第八次袭礼亲王爵的永恩之子昭木连(1776-1829),是文学家、诗人。第九代礼亲王世铎(1843-1914)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袭爵,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同治年间授内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世铎为军机大臣,光绪十八年(1892年)被命总办慈禧太后六十“万寿大典”,光绪二十年(1894年)赐亲王双奉。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世铎授御前大臣。

    清末,礼王府随同清王朝一起日渐衰落,入不敷出,频繁向世交同仁堂乐家借贷,逐代累计至白银数万两。民国初期,只好以园抵债,世铎或是世铎之子诚厚(18641917)、诚18861929)将礼亲王花园以抵债方式卖与同仁堂乐家,成为乐家的西郊别墅。乐家在园的西部增建药圃、鹿苑。原有建筑进行过修缮,但基本保持原貌。

    在乐家对花园经营不足四十年的时间里,曾长期被伪十八区政府和军阀占用,曾是国民军孙连仲的华北行辕、国民党傅作义的“剿匪”总司令部。解放后,1950年同仁堂的老板乐松生把花园无偿献给国家后,曾一度作为海淀区人民政府临时办公处,后来归八一中学使用。“文革”时期,海淀区文化馆、海淀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海淀区评剧团等都曾经设在这里。据说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时,花园内已是荒芜、破烂不堪,但大部分建筑尚存,山形水系可辨,仍称得上是不可多得的名园古迹。1994年,在大业国际租赁有限公司鼎力资助下,花园的前园修葺一新,重放昔时的壮丽光彩,八一中学这所京西名校亦成为名副其实的园林式学校。

2001年,礼亲王花园的大部分,被一家叫做北京白家大院餐饮有限责任公司的单位租用,这么好的名胜园林居然用作高档餐馆!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白家故事是以同仁堂乐家为蓝本,这里,在乐家花园原址上最大的这家餐馆取名“白家大院”,实属鹦鹉学舌,没有什么新意。该餐馆占用建筑物面积约3000平米,院内的古建已全部改建为餐厅包间,大小包间共36间,其中包括17间贵宾厅,19间普通包间,一个大型多功能宴会厅和两个小型宴会厅,拥有300多名员工,能同时容纳700人用餐。

日前,笔者家人庆生,慕名来此,以人均600的中等标准饕餮大餐,奢侈了一次,山珍海味、驴肉鹿筋,倒也适口。

 去年,有记者走访北京市文物局,该局安全督察处工作人员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没有明确规定文物建筑的使用性质,可否用做餐饮,缺乏法律依据,所以,只能从安全角度和保护文物的角度要求和规范使用单位的行为,作为文物管理部门,我们不提倡乐家花园做餐馆。

 据介绍,文物局给乐家花园下达过整改意见,包括:使用单位(八一中学)有义务对文物进行修缮,健全安全设施和拆除一些违章建筑,清理易燃物等三方面。记者透露针对乐家花园的使用现状,八一中学也向文物局提出了转型意向,今后乐家花园将用于办公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因现状是多家餐馆承租,涉及民事纠纷,八一中学表示将先让一家至两家餐厅停业,进行转型。

可与皇家园林比肩的昔日王府花园,今日被利益使然,辟为餐馆,古建遭到任意改造,饱受烟熏火燎;叠石假山、楼台亭榭被任意装点成四不像;到处呈现着与小桥流水、幽径叠石不相称的灯红酒绿、霓虹彩光;那遍地的茶座、碗盘、餐具,凌乱不堪;庸俗的商业氛围里,着装清代宫廷服饰的男女服务员,弯腰伸臂,南腔北调的高喊着“王爷”,道着“您吉祥”,演绎着满清的古董,着实让人为之作呕!王府花园何时能够恢复原貌,让赏心悦目的名胜园林,成为彰显园林文化的范例,成为京城皇家园林的补充,成为大众休憩闲适的去处,绝大多数的人们会在拭目以待。

 

        (本文参考过崔墨卿、赵连方先生相关介绍)

 

 

http://s12/mw690/001ldNQazy6I4YZeZp9eb&690

http://s10/mw690/001ldNQazy6I4Z1fhtD69&690

http://s4/mw690/001ldNQazy6I4Z4dif123&690

http://s3/mw690/001ldNQazy6I4Z7frRob2&690

http://s12/mw690/001ldNQazy6I4Z9EPZ94b&690

http://s15/mw690/001ldNQazy6I4ZdmP4q5e&690

http://s2/mw690/001ldNQazy6I4ZfxQgp11&690

http://s8/mw690/001ldNQazy6I4ZiOvavf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