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亲王花园初探

标签:
先生下一代民事纠纷方式寄宿制学校 |
分类: 汲古缀文 |
闻名遐迩的乐家花园位于海淀苏州街南端西侧,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产权属于海淀区教委,由北京市八一中学管理使用,是八一中学的园中园。八一中学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荣臻子弟学校,后改名为八一小学,成立于1947年3月,一直辗转于敌后,北京和平解放后迁入市区。1952年,八一小学自府右街李阁老胡同迁入乐家花园,华北军区拨款对该园全面整修,并在乐家花园南侧征地百余亩,建成新校舍,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改名为八一中学,是全军较为正规的寄宿制学校,作为园中园的乐家花园部分,一度成为学生宿舍。
但有八家可以“世袭罔替”,不受“子袭父爵,世降一等”的限制,其子孙可代代承袭王位,俗称“铁帽子王”。清初第一代“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衰、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塞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清初的礼亲王代善(1583-1648),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因协助其父打江山战功卓著,封为大贝勒。努尔哈赤死后,代善拥戴其八弟皇太极即皇帝位。1636年,皇太极登基,国号改称大清,封代善为和硕兄礼亲王,列为八铁帽子王之首。代善去世后,礼亲王爵位由其子孙世代承袭。礼亲王历传十世,袭爵十一人。。
顺治二年(1645)礼亲王代善奉召进京,皇帝将前明崇祯帝外戚周奎宅第赐予代善,是为最初的礼亲王府(位于今西皇城根酱房胡同,已于1984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熙十三年(1674),袭爵亲王、改号康亲王的代善之孙杰书(1644_1697)被诏命为大将军,率兵平“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他善于谋略,智勇双全,转战江浙、福建,耿精忠终被平定,礼亲王家族再立新功。康熙十九年(1680)杰书荣耀班师凯旋,康熙帝亲率王公大臣驾临卢沟桥迎师劳军。之后,杰书又奉诏防御噶尔丹,率部北出张家口,屯兵归化城。杰书战功卓著,是正红旗旗主、议政王,成为皇帝重臣。
海淀的礼亲王花园始建年代没有准确记载,有专家考证始建于乾隆年间,由杰书的曾孙、第七次袭亲王爵的永恩所建。康亲王永恩(1727-1805),自幼读书骑射,封为贝勒,聪慧好学,深受乾隆帝喜爱,常护随皇帝出巡。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追念代善的功绩,恢复其家族原封号“礼亲王”称谓。乾隆年间,北京西北郊建成了以三山五园为主体的皇家园林。皇帝在一年之中的多半时间在圆明园居住并临朝听政、议事,许多王公大臣,为便于皇帝召见,不误朝政,相继在海淀一带修建私邸别墅。在这样的背景下,礼亲王永恩在海淀择址建园,成为礼王府的一处别院,是一件自然的事。
占地约50亩的礼亲王花园,地理位置优越,园林布局精巧,全园分为寝居区、山林野景区、园林区等几组建筑。
2001年,礼亲王花园的大部分,被一家叫做北京白家大院餐饮有限责任公司的单位租用,这么好的名胜园林居然用作高档餐馆!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白家故事是以同仁堂乐家为蓝本,这里,在乐家花园原址上最大的这家餐馆取名“白家大院”,实属鹦鹉学舌,没有什么新意。该餐馆占用建筑物面积约3000平米,院内的古建已全部改建为餐厅包间,大小包间共36间,其中包括17间贵宾厅,19间普通包间,一个大型多功能宴会厅和两个小型宴会厅,拥有300多名员工,能同时容纳700人用餐。
日前,笔者家人庆生,慕名来此,以人均600的中等标准饕餮大餐,奢侈了一次,山珍海味、驴肉鹿筋,倒也适口。
可与皇家园林比肩的昔日王府花园,今日被利益使然,辟为餐馆,古建遭到任意改造,饱受烟熏火燎;叠石假山、楼台亭榭被任意装点成四不像;到处呈现着与小桥流水、幽径叠石不相称的灯红酒绿、霓虹彩光;那遍地的茶座、碗盘、餐具,凌乱不堪;庸俗的商业氛围里,着装清代宫廷服饰的男女服务员,弯腰伸臂,南腔北调的高喊着“王爷”,道着“您吉祥”,演绎着满清的古董,着实让人为之作呕!王府花园何时能够恢复原貌,让赏心悦目的名胜园林,成为彰显园林文化的范例,成为京城皇家园林的补充,成为大众休憩闲适的去处,绝大多数的人们会在拭目以待。
http://s12/mw690/001ldNQazy6I4YZeZp9eb&690
http://s10/mw690/001ldNQazy6I4Z1fhtD69&690
http://s4/mw690/001ldNQazy6I4Z4dif123&690
http://s3/mw690/001ldNQazy6I4Z7frRob2&690
http://s12/mw690/001ldNQazy6I4Z9EPZ94b&690
http://s15/mw690/001ldNQazy6I4ZdmP4q5e&690
http://s2/mw690/001ldNQazy6I4ZfxQgp11&690
http://s8/mw690/001ldNQazy6I4ZiOvavf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