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楼意象浅探

(2011-03-25 13:23:54)
标签:

华文

月满西楼

《相见欢》

望月

文化

分类: 读书随记
          西楼意象浅探

                           文/布衣侍者

 

    近读古典诗词,注意到“西楼”这一经常被应用的意象,于是,作了一番探讨,记下此次读书笔记。

    先看李后主的词《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幽静的夜晚,登临西楼,不是明月银光,而是月牙如鈎,暗淡清冷。梧桐深院,寂寥凄凉。词人在如此的氛围里,忧思故国,回忆曾经的生活,离愁别恨涌上心头,难以排解,凝聚在文字里,居然把愁绪写得如此极致。

    这里的西楼,自然位于院落正房、中堂以西。

    月亮自东方升起,月光洒满西楼的窗上,推窗即可望月。故而西楼必然与月亮多有联系,大有密不可分之势。

    再看韦应物的《七律》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月照遍地,月察古今,月下最能激发怀人思远、忆旧憾今情感。古人在同一个月亮之下的同一时刻,离别的人相互的思念,只能是望月兴叹!月的冷漠与人的执着,一样的亘古不变。

    西楼的方位该是在正方偏西,因此相对私密、幽静,确是个抒发相思幽情的好去处。李易安的《一剪梅》这样写道: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深秋,北雁南归,皓月当空。白昼的游览,除却不掉夜晚的清冷与寂寥。月满西楼该是团圆的时刻,人却不归,只收到了书信;夜深,满楼尽是月色,唯独没有丈夫的身影,女词人禁不住满心头的相思,诉诸笔端,把相思铺叙得轻柔自然,缠绵感人。

    再看许浑的《七绝》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漫天风雨下西楼。

     

    这里的西楼,似是饮酒送友的地方,情挚却不胜酒力,酒醒时,漫天风雨,斯人去远,无可奈何,这西楼便成了伤心之地。

    元人张养浩写过一首散曲《殿前欢》对菊自叹: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人不得志,比暮秋零落的菊花更为可叹。这里,以凄风苦雨中的西楼来衬托、渲染人的悲情,效果亦很显著。

    李益那首《七绝》写情,也写到过西楼: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诗人的悔悟为时已晚,一时之念,负心于霍小玉,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视西楼为伤心地,自感良辰美景不再,从此无须关注西楼的月夜。

    看来,西楼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囚禁李煜的西楼当在汴京(开封)的西城墙外,而易安的西楼自然是在其故乡青州。西楼最初似是实指,慢慢沉淀为泛指,成为诗词创作中的一个意象,而不再是实实在在的楼宇。

    那么,何以不是别的方向,譬如北楼、东楼?想来,或许因为西是一个令人伤心的方向,太阳在西方落下,连人的逝去也称为归西。诗人、词人大都多愁善感,加之古人的审美观以忧伤为美,以西楼作为伤心之地,或是作为排遣忧伤的地方,这便是约定俗成的结果,使西楼这一意象逐渐虚化,形成了具有一定虚拟性的西楼情结,被诗人、词人们反复应用。上述几例应用的目的各异:李煜言愁,易安相思,许浑送友,张养浩叹己,李益悔恨,表达的均为心情的忧伤和不舒畅。这,对于现代人,无疑是不便或难以效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清明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