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画家乔治·弗雷德里克·瓦兹-----《希望》

(2008-12-22 16:31:42)
标签:

杂谈

分类: 乱侃乱说

英国画家乔治·弗雷德里克·瓦兹-----《希望》

《希望》乔治·弗雷德里克·瓦兹         200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奥巴马
   

今天我们来欣赏《希望》这幅油画作品的同时,我首先想把把这幅画与2008年新当选为美国总统黑色人种奥巴马放在一起。

据英国《独立报》11月19日报道,奥巴马曾于2004年发表名为“无畏的希望”的演讲,感动无数美国人。实际上,“无畏的希望”一词,来自于他的前牧师赖特对一幅画的评论。奥巴马本人,曾被英国著名画家瓦兹的这幅油画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幅画甚至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他立志竞选美国总统。于2008年11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为第56届美国总统。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在这里,我愿意把黑人奥巴马的“希望”看作这幅画作《希望》中女子“手里的最后一根弦,也可以理解为生命只剩下最后一根弦,然而奥巴马没有放弃,他的的成功和这幅画背后的力量极其的相似。也许这才是这幅画“背后”的伟大力量,我希望能通过对这幅画的分析,也能给我们大家带来力量与希望。

我们先对这幅画做一个介绍:这是英国著名画家乔治·弗雷德里克·瓦兹一幅名为《希望》的画作。画面上,一个年轻女子坐在象征世界的地球上面,身体向前倾斜,低垂着头,眼睛被蒙上绷带,手里弹拨着仅剩下一根弦的古希腊七弦琴,并俯身倾听这根弦发出的微弱乐音。背景为一片蔚蓝的晨曦。宇宙间大气朦胧,混沌一片。坐在地球上的少女是一种象征,她象征人类的爱情、信念与死亡。一句话,她象征美好的人生。但画面并没有从正面去表达,而是从美好的反面去深入的刻画,你看这个女性象征性形象给观者带来的是犹豫、彷徨和"人生不可知"的印象。或者说,作为美好的人生,她和这个世界充满着矛盾。她依赖着世界,而世界不能给她以任何慰藉。就连她自己也是个未知数。因此,画上的少女具有浓厚的命运失落感。她所希望获得的,是仅剩下的一根弦的乐音,这就流露出一种生的危机感。情调是十分消沉的,尽管画家把这个形象画得非常抒情,易使人产生怜悯情绪。总之画面通过苦难和伤害给人带来的“美好希望”是值得我们大家进一步去理解,反思和升华的。我想画家的意图也是在追求一种促使人思索的伟大感情,表现人类直到最后,也不能丧失希望。

画面上,虽然这名女子身上有瘀伤和血迹,穿着破烂不堪,竖琴也只剩下一根弦,她就好像是一个的受难者,但画家仍敢于把这幅画取名为‘希望’。虽然世界被战争撕裂,被仇恨摧残,被猜疑蹂躏,被疾病惩罚,并充满饥饿和贪婪,虽然她的竖琴被毁坏得只剩下一根琴弦,人生正面临着危机。但是这位女人仍有无畏的希望,在她那仅存的一根琴弦上,去弹奏音乐,去赞美人生。这种伟大的情感是值得我们大家尊敬和发扬的。

查了好多资料才知道《希望》的创作者,乔治·弗雷德里克·瓦兹(1817~1904年),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为神秘的艺术巨人之一,被誉为“英国的米开朗基罗”。他也不属于"拉斐尔前派"的成员。他走着与当时学院派不同的道路。他专爱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复杂意图,从而摆脱了学院派的创作与生活现实没有联系动机,改变了文艺复兴以来绘画色调重复传统的规范,是对艺术的又一次革命与反叛。这幅作品就是他的代表作,它富于说服力地表明:瓦兹要一改英国学院派的陈陈相因的旧习,采用更多的文学性手段,以变革英国油画的面貌。其座右铭为“追求最高”,画作紧紧围绕生命、宇宙等主题,探寻人生意义,诸如《希望》的作品还有《命运》《爱与生命》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