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张爱玲的幸与不幸

(2014-04-14 12:32:21)
标签:

随笔

抗日战争时期

张爱玲

文学

文化

分类: 潇竹文集
                                     随笔:张爱玲的幸与不幸

文/潇竹

       对于在上海的沦陷时期“横空出世”的张爱玲来说,她的创作高峰只有两年,精品也只有几部。但她却在这有限的时间和作品中,开放出她灿烂的智慧之花。这朵智慧之花开放得如此恣肆、美丽、生动、泼剌剌的饶有特色,愈加衬托出开放后的苍凉无比。应该说,张爱玲正是夤缘时会,换了任何一个时代、环境,都不能成就这朵奇葩。因为从政治倾向上看张爱玲,在密切结合着时代风云的现代文学史上,张家玲归不了队,也入不了“流”。恰如在文学上给予张爱玲许多帮助和友谊的柯灵先生曾给她算过的:“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30年代的革命文学,主流是阶级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主流是抗战文学。她都入不了流,排不进队。扳着手指算算,偌大文坛,哪个阶段都安不下一个张爱玲。是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让她大显身手,肆意实现对文学的狂喜享用。于是,种种原因决定了张爱玲只属于沦陷时期的上海,时间也仅仅是那几年,恰如废墟上,怒放着一丛罂粟花。这是张爱玲的幸运,抑或是她的不幸?
                                     ——摘自于青《张爱玲未完》

    原只是闲时随意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看看,却忽地来了兴致,一口气读了三本不同作者不同版本的张爱玲传记,以至于这几日狠心把手边的事儿都搁下了。
    掩卷静坐,心中仍不平静。无端为这个绝代才女升起无数的感慨来。
    无论她的命运怎样波折多舛,无论她曾怎样的不合时代节拍,在感情上有过多少辛酸无奈,在生活中又有过多少窘迫困顿,但有一点她做到了——她的文学作品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时光层层洗礼,政治风云变幻的岁月蹉跎磨砺,到如今,仍然深入人心,仍然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随着她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的历史天空中划下一道永不磨灭的痕迹,她的生命也将得到永恒。
    这便是艺术的独特魅力。
    然而,并非所有从事艺术的人都能幸运地被这艺术之光照耀。
    或许,只有当一个人不带任何杂念地在艺术海洋中求索时,这独特的艺术魅力才会发光?
    如张爱玲这般,幼稚地,单纯地,固执地,不理政治不问时事不管前程地,如飞蛾扑火般地…… 

    随笔:张爱玲的幸与不幸

随笔:张爱玲的幸与不幸

随笔:张爱玲的幸与不幸

随笔:张爱玲的幸与不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