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中的两种不平等

标签:
育儿教育现代家庭家庭关系鲁迅吃人不平等阳光作家潇竹 |
分类: 带孩子就像放风筝2 |
现在提出“平等”说法的,一般都是针对专制型家庭而言的。在这种家庭中。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权威的象征,父母的话就是命令,是不容反抗的。孩子和父母是不平等的,更多的时候,孩子的思想和需求是被忽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封建专制家庭”的特色,用鲁迅的话说,这是会“吃人”的一种家庭关系。这种家庭在鲁迅所生活的年代比较普遍。巴金早期的作品《家》中所描绘的正是这们一种家庭。
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家庭关系已经矫枉过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现在很多家庭的结构是一家六大一小,即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于是,“小皇帝”产生了。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顺,只要孩子一哭闹,家长都“乖乖投降”。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首先就要满足孩子。孩子甚至可以骑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头上作威作福。这便又形成了另一种“不平等”的家庭关系。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非遍的现象。即便一家人在餐厅吃饭,服务员也都会特别关照“小皇帝”,点菜时往往会先问小朋友喜欢吃什么。
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家庭关系中,大人与孩子大多是不平等的。概括起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权威型的家长和匍匐型的孩子;另一种是仆人式的家长和皇帝型的孩子。
这两种不平等的关系,都像鲁迅说的一样会“吃人”!前者可能让人压抑、叛逆,后者却更容易培养出自私无能、专横霸道、甚至犯罪的社会残渣。
洋洋妈下班回到家已经很累了,可洋洋却哭闹着要妈妈陪他跟邻居家小哥哥出去玩滑板。
权威型家长的做法是:当着邻居小哥哥的面大发雷庭,训斥孩子,甚至动手打他,逼迫他顺从。这样的大人与孩子之间是不平等的,她没有考虑孩子的需求,更不会想到孩子在他的伙伴面前也是有自尊的。如此一来,孩子即便暂时迫于权威顺从了,内心也是不服气的,与大人的关系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多了而慢慢变得疏远。
而仆人式的家长又会怎么做呢?
在孩子的哭闹中,不顾自己的疲惫顺从了孩子。这样做,大人自己很辛苦,孩子不仅不会理解,而且会产生一种“不管什么事,只要我一哭闹,什么事都能解决”的心理,今后会变本加厉,直到把父母完全拖垮。
如今,这种仆人式的父母还少吗?每天打开网站翻开报纸,看看那些抛弃年迈父母的,虐待父母的,甚至因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而残忍杀害父母的……前两年有个叫杨丽娟的,父母为了满足她暗恋影星刘德华的愿望,不惜卖肾跳河!这正是父母与儿女极度不平等的后果!这样的父母,完全沦落成了孩子的奴隶,失去了自我的人格与尊严!
而上一篇文章中的洋洋妈呢,是真正地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处理问题的,并处理得很智慧。她既保护了孩子在小伙伴面前的尊严,没有当面打骂孩子,又保存了自己独立自由的人格,没有对孩子百依百顺,同时还巧妙地让孩子深刻理解了“也要考虑父母的需求,尊重父母的自由”的道理。孩子最后自动自发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潇竹心语:
真正健康的家庭关系,是父母和孩子都把对方当作一个独立平等的人。父母要关注和重视孩子的需求和独立空间,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的需求和自由。偏颇任何一方都是不健康的,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与家庭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