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学生凭什么输给美国孩子?

(2010-03-16 17:01:53)
标签:

教育

学生

陶行知

美国

阳光文学

分类: 带孩子就像放风筝2

中国学生凭什么输给美国孩子?

   年初,有缘去南京的陶行知文化园一游,所见所闻,感受颇深。

   先分享园中墙上的一段话吧:

   1979年,有个中国访问团去美考察基础教育,认为美国孩子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下午1点多就放学回家;课堂乱如集市……从而得出结论:美国基础教育病入膏肓,20年后中国的科技将赶上这个超级大国。

   同年,美国也派团考察中国基础教育,认为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好。也得出结论:再过20年,美国的科技将被中国甩在后面。

   30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又培养了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作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美国的科技继续领先世界……

    两家的预言都错了,但错在哪里?世界发人深思!

   

    中美基础教育的实质差异是什么?

    中国基础教育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培养孩子吸收知识的学习行动和接受能力,即培养聪明的孩子。中国基础教育搞早学多学,考啥学啥,来得快但乏后劲,年级和成绩成反比,年级越高成绩越差。

   美国基础教育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注重孩子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即培养智慧的学生。美国基础教育练的是慢功,但后劲足。年级和成绩成正比,年级越高成绩越好。   

中国学生凭什么输给美国孩子?

    中国老师上完课问:“还有问题吗?”学生如果没有问题,那是最佳状况。要应试,当然问题越少越好。

    美国老师上课,如果学生没有问题,那就是老师教学有问题。启疑教育,自然问题越多越好。

    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的教得没问题;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

    美国孩子的成绩由低到高,问题由少到多;中国孩子的成绩由高到低,问题由多到少,这个基础教育的正比和反比的反差难道不发人深省吗?实际上,中国孩子的起路领先只是一种虚幻的表象,美国基础教育使得孩子后劲儿十足,才是国人不可忽视的真相。

中国学生凭什么输给美国孩子?

     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中美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学生”是以“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

     奥赛需要“考生”去回答现成的答案;诺贝尔奖需要“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

     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获奥赛奖,但中国的高校却无人获诺贝尔奖?

     根本原因是我们只培养考生,不培养学生。中美处于不同阶段,两国对人才的需要不一样,而创新人才有不同层次,中国可暂时不要赢诺贝尔奖的人才,但需要比尔盖茨这种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人才。因此,我们可以不拿诺贝尔奖,但是我们不能不要诺贝尔奖提倡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自主创新精神。我们可以不拿诺贝尔奖,但我们不能只培养聪明的考生,而不去培养智慧的学生。

    中国要在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一代人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必须触动形成这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教育——继续强力推行新课改,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的素质!

     一句话,改变国力,必须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

 

中国学生凭什么输给美国孩子?

中国学生凭什么输给美国孩子?中国学生凭什么输给美国孩子?

中国学生凭什么输给美国孩子?

 
中国学生凭什么输给美国孩子?

中国学生凭什么输给美国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