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新书即将出版,请我跟他做个“对话”,放在他的书后。先贴在这里与博友们共享……
□
大海(男,小说作家)
□
潇竹(女,畅销书作家,阳光文学倡导者,已出版七部畅销作品)
(三)从《觅·爱》看女人的爱与家
大海:在《觅爱》里,曾素芬虽然因为婚外情和何枫林离婚,嫁给了李景容。但和李景容结婚后,这样一个自以为文化素养不错且性格倔强的女人,还是甘愿做个“师奶”型女人,觉得那样的小富足日子,过得挺不错。平常和你聊天时,经常会听见你说,“我儿子回来了,没空和你说了”,可以听得出来,你的话语里透露出浓浓的母爱。从其它片言只语里,也可以感觉得到,你是一个懂得持家有道的女人,你的家庭也应该是非常幸福的。那么作为女人,你觉得“家”于你们而言,是一个义务,还是非常重要吗?“家”都带给你什么?
潇竹:
事实上,对绝大多数男人和女人来说,家都是其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只是有一些所谓的事业型的人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因此出现了把家当旅馆,把朋友看得比家人重要,让工作和应酬占据原本属于温馨家庭的时间。而等这些人有一天突然意识到家的重要时,却往往为时已晚,对家人的伤害已到了无法弥补的局面了。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许多人对于人生价值没有抓到本,而被一些表面的利欲声色带偏了方向。
事实上,作为一个社会,家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修身齐家都没有做到,还谈何有爱?谈何有事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于我而言,家就是我最温暧的港湾,家是我终身修行的地方,也是我需要用心经营的“事业”。
如果让我在跟朋友Praty、参加商业应酬、为家人庆祝生日这三者中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为家人庆祝生日,因为家人是我最大的“客户”和最亲密的朋友。
女人天生爱家,对家有一种本能的、比男人更强的向往和依恋。这是几千年来社会分工所沉淀在女人身上的遗传基因!
大海:
有句话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结婚了,意味着失去了自由与浪漫,也即失去了爱情。你觉得这句话对吗?你是如何理解的?有许多夫妻,比如一方在部队,他们只见过一次面,甚至只见过对方照片,第二次就结婚了,但他们一辈子相处得平安无事。
《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与褚琴一直在产生矛盾冲突,但最还是相安无事;我的父亲也是军人出身,母亲年轻时也曾闹过多次离婚,现在老了,觉得父亲是个好男人,特别依恋他……在我们的上一辈,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相识时间很短,大部分一认识不久就结婚了,但离婚率很低。我倒觉得,婚姻这个东西,如果多一份宽容和忍让,多少年你回过头来看,其实当初的争吵屁大的事都算不上!当然,或许这需要男人更大的胸怀去释放女人气头上的任性。
我认识一个女人,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谈了足足七八年恋爱,但她竟然以“婚前缺乏了解”提出离婚?还有另一个女人,和老公本来是一个圈里的朋友,不可谓不熟,但她也以性格不合为由提出离婚。那么,针对这种现象,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潇竹:
“爱情是有时效的,即便最甜密的爱情也只有十三个月的寿命。”这是前几年很流行的一句话。因此,这句话也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找到了一个最好的诠释。
但是,我想说,这恰恰是一个最大的谎言。或者是为那些“快餐情感”找一个最好的借口吧。
当然,这个借口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就好比一株盆景,你因为它好看而搬回家,但你不去了解它,不去给他施肥浇水,而让它自生自灭,它当然寿命有限。如此,你把它从外面的阳光雨露中搬回家,不就等同于把它搬进了坟墓吗?爱情也一样,如果你收获了一份爱情,却不去经营它,不去灌溉它,让它自生自灭,甚至用自己的任性和索取去伤害它摧残它,它的早夭是必然的。
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人,有很多的差异。而恋爱中的男女往往具有感觉屏蔽系统,只看到对方吸引自己的地方,对其它都视而不见。一旦结了婚,保鲜期过了,那种感觉屏蔽系统就消失,种种不如意的地方便呈现了出来。渐渐地,那种感觉屏蔽系统又转变了方向,将对方曾经吸引自己的东西都屏蔽在自己的感觉之外了,这个时候,就后悔地发现原来“爱错”了人!虽然,人还是那个人,但婚前你所感觉到和婚后所感觉到的是一个人的两个完全不同的侧面。很多人离婚时恨恨地说“我看透了你”,其实,这仍然是一句谎言,从头到尾,他(她)都没有看透对方!有一本书,书名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很深刻地分析了男人与女人的区别,以及如何让爱情在婚后保鲜的秘诀。我读了这本书,与丈夫的亲密关系有了质的飞跃!(笑)
至于你说的上一辈人的婚姻相对稳定的说法,我认为更多的是一个社会观念约束的问题。在父辈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中,离婚是非常不被认同的,所以即便有诸多不如意,大多还是会选择忍气吐声,凑合着过。尤其是那个时代的男尊女卑的观念还占主流,有些女人即便被丈夫三天两头打,还是忍了,因为家丑不外传。但我认为这样没有质量的婚姻其实并不好,婚恋专家说过,一个经常吵架的家庭比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大海:男女作为不同的生命个体,组合成一个家庭,有矛盾了很正常,没有矛盾才怪。但是,一有矛盾就分开,岂不成了恶性循环?在我看来,矛盾产生了并不可怕,怕的是不去寻找解决矛盾,或者化解矛盾的方法不对。
一个朋友对我发出这样的纳闷:她们办公室,一共七位女编辑,五位已经离婚,并且大多是自己主动要求的!另一个金融业的朋友惊诧地对我说,她认识某大学六个女老师,竟然六个都是离了婚的,且全都是主动要求的。让这个朋友更诧异的是,子女年岁不小的两个女老师竟然当着大家的面坦然说,日后找个伴就行了,不一定非要结婚成家不可。理由是,没婚姻家的约束,没有麻烦牵扯,不用负太多责任!事实上,我也听一个离了的女人这么说过,所以,在《觅·爱》里,我只写了,“邓编辑和一所大学的教务处长同居,但二人公开表示不结婚”,而现实中,有些女人的话语远远更为惊人。所以,下一次,碰到其他女性,尤其是那种长得漂亮、有个性的,千万不要问人家老公在哪?免得人家万一离了婚,或者老大还单身的,弄出些难堪来。话说回来,造成这些看似条件、长相不错的女人单身或者分开的原因,肯定是方方面面的,但我常常会听到一些女人张口就说,“没有男人,我照样活得好好的”,甚至还有些女人说,“没有男人,我活得更滋润”。假如让你单身,你会接受吗?
潇竹: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也就在此体现。因此,我觉得那些单身的女人必有其单身的理由。
人的性情千差万别,女人更是如此。有一些女人是属于那种生活和情感都非常独立的人,她们不喜欢固定的情感,不喜欢家庭的牵绊,她们向往一种率性自由的生活。她们如同奔驰的野马,在这种率性自由中,畅快地发挥自己生命的光彩。这种女人同样值得欣赏。
不过,依我猜测,没有男人是假的,没有婚姻才是真的。
未完待续……
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bbs.culture.163.com/bbs/ycwx/148312594.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