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要自由,家长如何给?

(2009-09-07 13:32:56)
标签:

阳光女作家潇竹

儿童

教育

亲子

新书

美女作家

育儿

分类: 带孩子就像放风筝2

摘自潇竹新书《带孩子就像放风筝》——    

孩子要自由,家长如何给?  

如何给孩子自由?

 

亲子故事:

我的车子我做主!

 

洋洋爸给洋洋买回了一辆遥控坦克车,闪灯的那种,晚上在小区的路上玩,

电光闪烁,特别威风。

  

玩了几天,那股新鲜劲过了,洋洋就没兴趣再到小区里去“威风”了,而是把注意力转到了“车为什么会发光?”、“这个车为什么会听遥控器的指挥?”、“那个天线是用来干什么的?”等等这些问题上了。

   一天下午从幼儿园一回来,洋洋就开始在家里的客厅里“折腾”那辆玩具车,把天线拔掉,把轮子拆掉,摇控器里的电池也被他弄了出来,地上一片狼藉。

爷爷从厨房出来,看到这个场景,惊呼:“你在干嘛?这么贵的车被你拆了,看爸爸回来不揍你!”

   洋洋全神贯注满头大汗地“工作”着,完全不理爷爷的话。

 

   晚饭时间到了,洋洋还在修着他的车子,爷爷奶奶喊了他好几次也喊不动。爷爷走过去想把他的车子收起来,他不耐烦地推开了爷爷。奶奶担心孩子饿着,盛了一碗饭放在他的旁边,他看也不看,继续着他的工作,遇到困难了,还试图请爷爷帮忙。爷爷吃完饭帮着他弄了好一会儿,也无法把那一堆散零件装起来,变回那辆车子。爷爷急了,嘴里不停地重复着:“孩子,你闯祸了!你看看,这么贵的车,才玩了几天,就被你糟踏了!看你怎么向你爸爸交待!……”

   奶奶则心疼地说着:“这孩子,真是中了邪了,饭也不吃,搞得满屋子乱糟糟的……唉!”

   

   洋洋妈下班回来了,爷爷奶奶立刻向她告洋洋的状,说他又不吃饭,又拆了车子,很不听话!洋洋妈换了鞋,便蹲在洋洋的身边,只见他一脸固执地摆弄着那一堆零件,时不时抬头看一眼身旁的妈妈,眼神很是复杂,似乎担心母亲的责怪,但又很执著地不想放弃。

   “洋洋,累了吗?”出乎洋洋的预料之外,妈妈没有骂他,而是温柔地问了他一句。

   “嗯!”洋洋用力地点点头,突然有眼泪在眼眶里闪烁起来,“妈妈,对不起,我把车弄坏了,我想修好,可是,修了半天了,还是修不好!爷爷也没修好。”

   “好了,妈妈知道你尽力了,我们先吃饭好不好,吃饱了肚子,脑子才不会累,才会更聪明,也才有力气继续修车,对不对?”

   “嗯,那好吧。”洋洋终于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一边吃着晚餐,洋洋妈问洋洋:“洋洋,你觉得你今天做的事情,对吗?”

洋洋撅着小嘴巴,摇摇头。仿佛在说“不对”,但又好像很不服气的样子。

“洋洋,你知道爸爸给你买那辆车花了多少钱吗?”

洋洋再次摇摇头。

298元!”

“哦。”

“你知道298元钱,如果给贫困地区没有饭吃的人,他们可以用来买多少天的食物吗?”

洋洋看看自己的碗,又看着妈妈,再次用力地摇了摇头。

“可以供他们吃一两个月!”

洋洋听了妈妈的话,瞪大了眼睛。

“可是,”妈妈接着说,“可是你却把这些钱给浪费了!这么贵的车,你却只玩了两天,就把它弄坏了!”

“我没想把它弄坏!”洋洋终于说话了,“我只是想看看它为什么会发光,为什么会听摇控器的话?还有,那个天线到底有什么用?”

“那你就要把它给拆了吗?”妈妈有些生气的口吻。

“我只是想弄清它里面的奥秘!妈妈,我没想把它拆坏!我只是装不回去了!”洋洋满脸的委屈。

“可是,你的确把它拆坏了!”

“妈妈,”洋洋突然抬起红红的小脸,认真地问,“玩具车是爸爸买给我的吗?”

“是啊。”

“那车子是不是就是我的了呢?”洋洋紧追不舍。

“是啊,买给你的,就是你的了。”

洋洋突然高兴地一拍手:“是我的车子,那就是我的自由了!”

洋洋妈惊讶地把筷子停在空中,半张着嘴,好一会儿没说话。天哪,一个五岁的孩子,居然有这样的逻辑思维和自我意识,竟然跟大人维护自己的自由!又惊又喜的洋洋妈,忍不住放下碗筷,转到洋洋身边,拥抱着这个小小的人儿,温柔地说:“儿子,你真的长大了,你是对的!爸爸妈妈买给你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是玩还是拆,或者是送人,那都是你的权力,是你的自由,是妈妈错了!妈妈向你道歉!”

“没关系,妈妈。我原谅你了!妈妈别难过!”这会儿,洋洋倒装起宽容的绅士来了,“妈妈,吃完饭,你可以陪我一起修我的玩具车吗?”

洋洋说这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特别把“我的”两个字说得特别重,好一副得意的样子。

“不过,洋洋,即使是你自己的东西,你也要好好爱惜,不可以随便破坏它,因为工人叔叔制作这些玩具付出了劳动,我们要尊重工人叔叔的劳动成果,对吗?”洋洋妈补充道。

“嗯,对!我会爱惜的,妈妈!”

……

潇竹感言:

孩子要自由,家长如何给?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自由,可是对于孩子来说,究意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家长到底应不应该给孩子自由?如果要给的话,怎么给?给多少?给到什么程度?

先来看看我们的家长一般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孩子处于撕纸的敏感期,把家里便宜的卫生卷纸撕了几下,就要遭到家长的训斥,甚至还要被打手,从此家里的卷纸都被藏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了。

可是,孩子想要买玩具买小车子,无论多贵,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就立刻会满足他(她)。甚至现在很多父母有一种攀比的心理,同一个小区或学校里别的小朋友有了一个什么新鲜的或昂贵的玩具,就立刻要给自己的孩子也买回来,不然就怕被别的家长看不起,认为自己小气舍不得为孩子花钱。慢慢地,孩子也学会了攀比。

在孩子的眼中,他(她)最想撕着玩的价值一元钱的纸,比起那价值几百元的车子可能要有意义得多,可是,我们家长到底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过呢?我们不让孩子撕纸却又愿意花钱买昂贵的玩具,满足的到底是我们自己的需求还是孩子的需求呢?

有些家长,对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样样满足,但对于孩子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探索和发展的需求却横加阻拦。

 

孩子想去玩沙,大人不准,因为担心他(她)弄脏漂亮的衣服;

孩子想去踩水,大人不准,因为害怕他(她)搞湿了名牌的鞋子;

孩子想自己去倒杯水,大人不准,因为他(她)可能会打碎了杯子;

孩子想按自己的想法穿衣服,大人不准,因为“穿得不伦不类”怕人家笑话;

孩子想学画画,大人不准,因为大人想让他学钢琴;

孩子想学医,大人不准,因为大人觉得学工商管理更有出息;

孩子想跟这个人结婚,大人不准,因为大人觉得另一个人更适合结婚;

孩子有一天长大了,终于挣脱了大人种种的“不准”而离家出走去追求渴望已久的自由,大人唯有捶胸感叹:逆子不孝啊!

……

 

问题倒底出在孩子的身上,还是大人的身上?大人有没有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有没有设身处地地去从孩子的角度思考过?只有当大人把孩子看成平等的人,去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时,才会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给家长的建议:

与孩子相处,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需要保持一颗孩子的童心。

把自己当成孩子,把孩子当成大人,不要把自己摆得那么高,不要以为自

己是大人就可以命令孩子无条件服从你的意志。孩子虽然年龄小个子小,但也是一个完整的有独立人格和思维的人,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最基本的自由就是尊重、理解与平等。 

当我们需要与孩子交流时,最好蹲下来,把自己的身体与心态都降低到与孩子同样的平等的高度,这样,我们与孩子的距离才会缩短,才能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