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四郭敬明《小时代》美女作家作家潇竹新书文化 |
分类: 潇竹文集 |
文/潇竹
《小时代》被炒得很火热,于是也在卓越网上买了一本回来。
郭敬明的书,我读过两本。一本是很多年前的《幻城》,另一本就是《小时代》。
我看书不喜欢停留在作品本身上,老喜欢通过作品揣测作者。关于作品与作者的问题,钱钟书说过一句名言:“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可我偏偏对“那只下蛋的鸡”感兴趣,真是没办法。看完《小时代》,基本对“这只下蛋的鸡”有一些看法,现冒着被“小四”的粉丝用砖头砸破头的风险,写下来:
一、小资:
“小四”的小资情调,跟张爱玲比起来,那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者说是张的几何倍数。《小时代》里的人物几乎个个都“小资”,只是深浅不同而已。其中顾里和宫洺一男一女两个人可算是“小资”派的掌门人!顾里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全是世界名牌,一个小女生,搬个家,需要用三部大车,每辆车里装十几个大箱子。更要命的是,因为天气热,许多学生跑到学校咖啡厅点一杯最低价的饮料享受空调,让顾里小姐失去了尊贵的感觉,她居然建议咖啡店老板取消所有廉价饮料,并全面提价一倍。然后,她幽幽地坐在重新变得清静的咖啡厅里,看着窗外的因消费不起而在热气中咬牙切齿的学姐学妹们,露出轻蔑而得意的表情。
再看看那个小资派男掌门人,全部生活用品,不仅是名牌,而且是名牌中的限量版。助理林萧打破了他一个喝水的杯子,准备买一个同样的赔给他,结果一看标价,居然是2200元!当然,这在整本书里还只是冰山一角。《小时代》其实就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小资时代”。
“小四”在他的《小时代》随书附送的限量版卡片上写的“创作手记”里,就很明确的说,他自己最喜欢这本书里的人物,女的首选顾里,男的里面宫洺也排在第二。而且他还说,他自己现在的生活也很像顾里和宫洺,可见,郭敬明的“小资”已经到骨头里了,甚至骨头缝里都充斥着小资的空气。
二、色:
《小时代》里的人物个个都色。而尤其女性人物格外好色。小说里,郭敬明是以女性主人公林萧的视角来写作的。可以说,郭敬明对女性的生活真是了解的很透彻,乍一看,还真以为是女性作者写的。包括女人之间的小心思,女人的用品,女人的生活习惯,甚至女人在美容水疗馆里做身体保养这样绝对私密的内容,他都写得很真实。其中“乳房”保养那一段,他借另一个小丑类的人物唐宛如之口,取笑为“挤奶”。不能不说,他写得很绝!
但在“色”的问题上,郭敬明写得似乎有点过了。或者,我认为,他更多的是将男性的心理套在女性人物上来表现。小说里,十八九岁的女大学生们,见到帅哥便眼睛发直、尖叫、甚至气促晕倒的,竟大有人在。而且,她们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色,见到帅哥,居然会当面拿他们的特殊部位开玩笑,或者梦见帅哥的裸体,甚至在宿舍大肆谈论男同学的裸体。更有甚者,一个帅哥穿着休闲短裤坐在咖啡厅,居然有女生对他吹口哨,故意丢一串钥匙然后弯腰去捡,以便看看帅哥短裤下面有没有曝光……还有,书中的女主人公林萧,与两个帅哥同居一室,想入非非,居然与他们挤在一张床上睡觉……
这些完全是男人的做法,非常不符合女性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所以,我想说,“小四”对女性的描写,真的是“色”过头了。
三、稚气
翻开《小时代》,一开篇的那几节,我读得有几分欣喜,觉得跟《幻城》比起来,“小四”真的是成长了很多。某此字句,甚至可以配得上“深刻”这个词。然而,看着看着,就会觉得,还是稚气的,像电游似的。
看前半部分,会看得很投入,甚至会对一些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啧啧称奇,说句公道话“小四”确实是编故事的高手,而且特别会埋伏笔,设悬念,吊足读者的胃口。越看到后面,越觉得像是一群小孩子在玩家家,而那些偶尔露出深沉的句子或迭宕起伏的情节,都是小孩子扮大人的把戏。
多前年看《幻城》,有这种感觉,多年后的今天,看《小时代》,还是有这种感觉。
仿佛,一群孩子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大家都玩得很投入,像真的一样,突然间大人来了,过来吆喝一声,大家便一哄而散……
难怪,“小四”一直强调:“我是个孩子”。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