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脑袋穷脑袋:七个鸡蛋一本书的日子

标签:
财富成长成功富爸爸富脑袋美女作家作家潇竹文化 |
分类: 潇竹文集 |
第二章:换
1、一本书的力量
我的人生终于在2000年11月4日那一天,走到了最低谷。
我的老板给了我1200块钱,他告诉我:“我要走了,这个健身房已经经营不下去了,这里的房租和水电费我都没给,你明天不要再来了。”
我又失业了。
我很迷茫,人生仿佛没了出路。在深圳这样一个遍地都是机会的城市,我居然不知道下一次再就业是何时?之前,我用了整整70天的时间才找到刚刚失去的这份健身教练的工作,可是,刚工作一个多月居然就失业了。我带着刚发的一个月的工资1200块钱,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而且,失业后的我又开始为了每天的一日三餐和晚上住哪里而发愁。当时的深圳满大街都在查暂住证,诺大一个深圳,居然没有我的容身之处,我很痛苦。我还得小心地计算着,1200块钱要怎么花,才能撑最长的时间,以保障我在找不到工作的时间里不至于没饭吃,因为,我也不知道这次又会失业多久。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最低生活标准,每天只能用3块钱,3块钱吃什么能吃饱呢?那就是7个鸡蛋。那段日子,我每天早上吃2个,中午吃2个,晚上吃3个。有好几次,早上饿极了吃掉了3个,晚上就只剩下2个了,于是,漫长的夜晚就因为饥饿而无法入睡。
白天的去处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后来,我发现整个深圳只有一个地方,可以从早待到晚。而且,只有这个地方,是你不一定要消费,却可以一天呆下来的。最重要的是,查暂住证的人不会到这个地方来“抓人”。我说的这个地方就是深圳书城,这里早上9点开门,晚上9点关门。
当我刚开始走进深圳书城的时候,我去各个书架去找书看,我竟然发现有太多的书要看,因为我已经有好几年都没有阅读过。不光是我,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离开学校之后的通病。当我在书架上随意搜集了一通之后,竟然在我面前堆了一大摞200多块钱的书。当时的我很矛盾,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哪还有钱买书?所以,干脆一本都没买,又把他们一一放回了书架上。
其实,不光是我,很多人都不舍得在读书或者学习上投资,不舍得花钱买书自我增值,因为很多人都不相信投资在这个上面会有回报,更不相信读书会改变命运。
在学校读书时,老师总是教导我们,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或许有一部分人相信这句话,但是,更多的人都不相信。
为什么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是职业的读书人。一般的人都读了十几年的书,在上学的日子里,每天都是读书-吃饭-读书-睡觉,这就叫职业读书。但是,却极少有人真正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就读了十几年的书,可是,我到了今天都很难找工作,我当然不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自然,就不舍得花钱去买书。另外,我还有个伙伴是老师,他大专毕业到现在教了16年书,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教人读书。可是,其实他自己都不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因为他的工资到现在都只有1360块,如果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他不早就改变命运了。
但是,这个时候的我不看书,也已经没有其他出路。
有一天,我站在畅销书的柜台面前,漫不经心的浏览着书架上的书,打发着时间。突然听到旁边有一个男的向一个女的介绍:“这两本书一定值得你看,写的是,有一个,他有两个爸爸,一个是穷爸爸一个是富爸爸……”这时候,我看见他手里拿着一本紫色封面的书,是罗伯特·T·清崎所写的《富爸爸,穷爸爸》。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那个男的肯定是做直销的或者做保险的,才会那么热情又卖力地推荐这两本书给那个女的看。其实,当时那个男的还说了很多,但是我只记住一记话:“这本书一定值得你看!”就是“值得”这两个字让我下定决心花费时间阅读这本书。
当我打开书看了十分钟之后,我竟然发现里面有很多东西是我看不懂的。不过,反正也没事干,我就硬着头皮继续往下看。越看就越觉得好象是在写我,他所说的那些穷人的思路、想法就是当时我身上有的,我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生活得如此窘迫。当时,我隐隐感觉到,这本书可以帮到我。
带着一种强烈的共鸣感,我开始期待白天在书店看书的时光,在失业的日子里,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可是,现实的问题却依然残酷,那就是深圳书城每天打烊之后我要去哪里睡觉?
女朋友工作的宾馆就在附近,他们的男技工宿舍可以让我暂时住下。因为,他们都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我正好可以暂时去他们的宿舍落脚,不过,我只能够在他们的保安查过房之后再偷偷摸摸地溜进他们的寝室。
可是,我真的不想去那里,因为一见到女朋友,原本就自卑的我就更加自卑,而且,还更多了一份压抑。在她的眼神里,嘴里,我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男人,她总是说,瞎了眼,才找了我这么个男人。
我简直在过着比寄人篱下还不如的生活。
所幸的是,那段不堪的日子有书本支撑着我敏感而脆弱的内心,《穷爸爸,富爸爸》那本书是我绝望人生里唯一的希望。当我看完第一本书之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憾,一种从没有的新的力量在心中产生;看完第二本之后,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我开始隐隐地意识到,这两本书可以改变我的命运。于是,我这才下决心从我仅有的一点钱里面掏出了一部分钱买下了两本书,因为我知道我不能错过。直到现在,我都能清楚地记得一本书是18元,另一本23元。当时的我其实并没有预料到,这41块钱,竟然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在看罗伯特·T·清崎的书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精彩,它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出于对作者的信任,我又开始阅读一些作者在书中推荐的书,包括《思考致富》,因为罗伯特·T·清歧说,这本书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我不相信。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时,他的扉页上写着,这本书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我还是不相信,一直到我读完了这本书,我仍然半信半疑,直到我照着书上说的做了,产生了效果之后,我才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是《富爸爸》这本书让我改变过来的,如果不是这本书在这个时候给我指引,我肯定是会放弃的,或者我根本就找不到方向在哪里。所以,读书很重要,读对书更重要。
后来,我接触的书和碟多了,就在其中的一张VCD上看到一个培训老师说,当你不知道你的人生将要干什么的时候,当你面临人生低谷的时候,关起门来看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前提就是一定要看对书。当我听到这里时,我就很庆幸,虽然当时并没有人告诉我要这样做,但是我竟然做对了这件事。
在《穷爸爸,富爸爸》的书中就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读书比较多的人,受中国3000多年的封建文化的影响,虽然很爱钱,却不讲钱。中国这个社会是重文轻商的,大部分的人是看不起销售的、恐惧销售的,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人都不会销售。但是,实际上销售就等于收入,任何成功的企业家都善于销售。
罗伯特·清崎在他的富爸爸引导下就知道了,要成为富人,首先要过销售这一关,所有创业的人员都必须要先过这一关,因为任何企业家都是会销售的高手。
所以,想成功,就绝对不能去逃避这一关。
原来,我要改变命运,我就一定要成为会销售的高手。原来,多少年来,我不能够改变命运就是因为我不会销售,看不起销售。
其实,在深圳人才市场人才市场里最多的,最好找的就是销售的工作,但是那个时候的我居然从没想到过要去找一份销售的工作。当然,一方面是因为不敢去做销售的工作,但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看不起销售的工作,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是不会销售的。
在我刚来深圳,70天都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我都没想过应该要去找一份销售的工作。我宁愿去玻璃厂里磨玻璃,一个月拿300块钱,都不愿意去做销售。以前的我就是很一个恐惧销售很看不起销售也不会销售的人。
不过,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改变了对销售的看法,不再看不起销售的工作。但是,我却并没有马上去人才市场找一份销售的工作,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看书之前是看不起销售,看了书之后还不去做是因为还恐惧销售,还放不开,放不下。
对当时的我来说,销售就意味着不包吃不包住,甚至还没有底薪,这对于没有一点积蓄的我来说,销售就意味着连基本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而且做销售最开始需要自己投资,在最开始的第一个月,我必须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交通问题,见客户的应酬费用还需要自己先垫付,要自己租房子。总之,对销售还有很多恐惧,心里有很多的障碍。所以,我想了很多的借口来拒绝做销售。
所有的人的本性都有一个自然倾向,那就是逃避责任,但是,任何一个人要成功都必须通过责任的磨练,所以,使我们痛苦的必使我们强大。
“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是有距离的。学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知道”到“悟到”有个过程,“悟到”是因为“知道”得够多才会“悟到”,“做到”是因为受够了才会“做到”。
于是,这一次,我失业了4个月零11天。
潇竹感言:
回忆到这里的时候,昌阳不无感慨地说:
“我不是一个天生就能成功的人,我不具备那样的天赋。我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创业者,在创业的路上,我无数次失败,无数次重新再来,常常自掘坟墓,然后努力向上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就连仅有的一点点自信心也被消耗殆尽,我始终卑微地活着,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在意志消沉的时候,我选择读书来充实自己,幸运的是,我读对了书。”
是的,一本好书,改变他一生的命运。然而,如果不是他对从前的苦难“受够了”,这本书在他的内心,也荡不起一丝涟漪。
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两个动力:一个是“追求快乐”,另一个是“逃离痛苦”,“逃离痛苦”比“追求快乐”的力量,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