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特星之旅:意味深长

标签:
天文佛经语言创世纪启示录 |
分类: 都市冰川与美学 |
2016.12.04
鲁比特星之旅:意味深长
一头扎进了鲁比特星之旅,选择了《第12颗行星》与《生命起源重探》二部奇书做二大向导。凡与星空沾边的,无不引起激荡,再加上生命起源,更是挑逗兴奋。在这一刻,天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都皈依到了这二大向导的指引,暂且搁置了所有的急切。
一小时告罄。读书顺随时代不等人的节奏,越来越快速。恍恍惚惚,惚惚恍恍,察觉到提升生命层次,拓广心目视野,要旨在意识速度。对《第12颗行星》,系初读。对《生命起源重探》,则是第3次重读。接受了一位外国友人的馈赠,有一部纸质版《生命起源重探》在手,在断断续续的旅行中,曾经慢读了它二遍。第一遍是为了不辜负朋友友谊。那时候,我在荷兰教他围棋和向他讲解中国八卦图含义,临回国前,他专门赶过来送给我了这部书,他说它可能更适合跟着我。第二遍是受意犹未尽所驱。整部书都在讲一颗不为绝大多数人所共知的鲁比特星与地球人的关联,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这一次,恰逢遇见《第12颗行星》,重读激情似火。收藏了《第12颗行星》很久,一直没有去开启。翻读之后知道,它描述的也是鲁比特星,只是变换了一些角度。
迅速地印记了一遍印象。若是不及时清理,恐怕很快就消散无踪了。感谢养成了一个不坏的习惯:好记性不如乱笔头!
1、鲁比特星可能是太阳系第十二颗行星。其它行星包括:金木水火土五星、海天二星、冥王星(注:已被国际天文组织踢出行星系列,被降为类行星一族),再加上地球与月球(注:月球属地球卫星,从地球角度看,在此相当于一颗行星。)总共十一颗星。
2、鲁比特星每3600年穿行太阳系一次,有时会贴近地球。它的运行有固定轨迹,周期即3600年。
3、鲁比特星“人”到过地球,系其本星大使、遣民或流放犯。但估计因为智慧超人或科技发达,一度被地球人捧奉为神。上帝、真主或奥林匹斯山上的宇宙诸神很可能都以那些“从天上下来的”鲁比特星“人”为真身。
4、人类是当初统治过地球的鲁比特“人”的试管婴儿,父亲是古猿或者类人猿,母亲取自鲁比特星本土精英一族精血。这也是对“上帝”创造人的一种猜想。
5、在人类的DNA或RNA里可能预设了类似计算机程序一类的密码,一级触动另一级。在特定的外部与人体内化共同作用下,开启一道又一道程序,又像游戏闯关,只有通过一关,才能进入下一关。以此为假说,在人类中间,潜伏着鲁比特“人”留下的间谍。
6、因为某种原因,例如大洪水或大气成分不利等,鲁比特星“人”全部撤离了地球。但扬言还会再来。此与尼采宣告的“上帝死了”论或“末日审判”说法似乎存在关联。
7、下一次鲁比特星“人”不知什么时候还会再来地球?他们若要重返地球,至少需要满足三大条件:
——鲁比特星正好穿行太阳系且贴近地球,以便就近放飞UFO(宇宙飞船)。
——科技在鲁比特星取得新突破,能应对地球环境。
——地球对鲁比特星“人”有一定价值。
轻轻地合上二部电子书,心情再度彭拜不已。思绪拉向了浩瀚无垠的茫茫星空,着力寻思:宇宙如此巨大以至无限,关我何事?但若没有如此大背景,将我们的生命缩小到很小的一个范围,极端地例如只有我们自己一人,又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从生走到死,与生前死后没有联系,我们活着还会有什么意思呢?
意味深长呀! 再度踏上鲁比特星之旅,仍然是意犹未尽。
前一篇:语言心结
后一篇:佛的世界>>>可见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