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生日派对(玛雅小闺蜜来吃饺子)

分类: 日记 |
北京:晴,5至-6度,西北风3-4级,优26
天津:晴,4至-5度,西南微风,优44
多伦多:多云,1至-3度,西南微风
今天早上不到八点钟,我就起来了,听不到楼上有动静,就在房间里看手机。宝贝发来了微信,说是中午十二点半要赶到白熊二表妹家,去参加她小女儿的生日派对,原来宝贝以为是下午两点钟,这下子有麻烦了。玛雅的美术课需要取消,还要抽时间补上。宝贝和美术宝的班主任联系了,今天的课临时取消,定下来明天下午玛雅放学后再补课。
九点钟了,我上楼了。我家俩妞儿和迈艮都起来了,吃早餐。十点半,茉莉下楼去上美术课了。十一半,迈艮家人把她接走了。玛雅告诉我说,下午她的闺蜜多丽斯要来玩儿,在这里吃晚餐,宝贝说要吃饺子,上次多丽斯生病没有吃到。我赶紧把肉馅儿先用酱油拌上了,其他的顾不上了。十二点钟,我们全家开车出发,前往白熊二表妹家。
我们到的是最后一家了,白熊大表姐,小表妹都是全家都来了,熊姨,熊舅的丈母娘都在,只是表姐的大儿子和女友在外地上大学,不能来参加,他们用了几个气球画上了脸,表示来参加了,挺幽默。一屋子的人,大大小小二十几口人,我和熊舅的丈母娘聊了两句,宝贝来翻译,老太太今年是92岁,比我整整大了二十岁,身体没有什么毛病,眼不花,耳不聋,真好。
我很赞成熊舅一家的做法,每个家人过生日,都要全家出动开派对,这样能保持互相的联系,越走动越亲,我也很喜欢这种氛围,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儿,聊天调侃,孩子们打打闹闹的。这家从熊舅开始就特别幽默风趣,舅妈是老师,女儿们都是多才多艺。
像宝贝公婆就不行了,重组家庭的子女没有那么亲近,都客客气气的,而且有两个都不住在同一座城市。各自成家后,孩子们的年龄也相差太大,玩儿不到一起。就像我们家和茉莉大姑家,离得只隔几条街,不说老死不相往来吧,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还不如跟朋友和同事的感情深呢。白熊父母是半路夫妻,继母带来了一个大姐,一个哥哥,白熊父亲有一双儿女,女儿排行老二,嫁到了荷兰,平时的活动就不能参加了,一般是大型的节日,比如圣诞节,复活节之类的节日会回来。白熊是老幺。
两家合并的时候,大姐都十四、五岁了,没有太深的感情基础,相敬如宾。白熊跟外来的哥哥相对亲近一些吧,这哥哥还不在当地生活,也有点儿妈宝情节,这两年又离婚了,更是来往少了。我记得妞儿们小时候还经常组织派对,后来不知道是谁说了,以后不要再搞这些了,这家的生日派对就取消了,自然相见就少了理由。而且应该有七、八年了,每年冬天公婆俩都是开房车去欧洲南部过冬,自然圣诞节就没有在家过了,感觉家也就逐渐散掉了。何况现在茉莉大姑的二女儿阿妮娅七月份要生宝宝了,大姑要当姥姥了,更是顾不上其他亲情了。所以白熊舅舅家每次生日派对都会叫上白熊,也让白熊感到欣慰,这里的家庭往来除了特别亲近的朋友,全都是靠家族维系的,如果没有人组织,就会越走越远,变得陌生了。当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家过各的,在咱们国内也是一样。感触颇深,有妈的孩子是个宝。
一点多钟,开始吃午餐,烤的肉,土豆,沙拉,我是吃不饱,也不觉得饿,没事儿就是看手机吧。之后又开始吃蛋糕,玛雅早就坐不住了,一会儿来问一下宝贝,什么时间回家。她最不喜欢参加这种场合了,她和谁都说不上话,茉莉不然,和安东也能聊,和小点儿的孩子也能玩儿到一块儿。
三点半过了,我们告辞出来了,玛雅惦记着小闺蜜,在车上就说好了,到家我和宝贝,还有茉莉下车回家,她和爸爸继续开车去接多丽斯过来。我到家四点多钟,赶紧和了一公斤面,再切了葱头碎,把肉馅儿重新拌好了,面饧好了,五点钟,我开始包饺子。
因为时间紧,我干脆做的挤饺子,这样比较快。做了三大盒,已经快六点半了,赶紧让宝贝煎给妞儿们吃,我再继续包,我们俩配合,妞儿们很快就吃完了。七点半,多丽斯的爸爸来接她回家了。我和的面少了,剩了一点儿馅儿,我又和了一块半烫面。饧了一个小时,用平底锅烙了四个馅饼,我吃了一个,饺子只剩了21个,再加上馅儿饼,刚好够白熊明天的午餐。
十点一刻,玛雅洗漱后下楼了,茉莉还在磨蹭,十点四十分才开始洗漱。下楼后又要再上楼,我怕芙瑞娜跑到她的房间里,所以一直在等她,这孩子。
放上今天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