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深圳市高三二模作文及点评

(2018-05-02 14:54:28)
分类: 教学感悟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宣讲成长经历及学习心得。他说自己在母校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儒家文化;现在,他正跟着研究生导师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有位同学向他提问:“对儒家文化,我们有所了解,像‘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如果你是子思,你将怎样回应这样的提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弘扬儒家文化,立德树人。

【作文题型】:问答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试题特点】:设置矛盾,考察考生运用儒家文化化解矛盾、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指令任务】:

1. 写作人称:以子思的身份回答那个同学的提问。

2. 解决问题(矛盾冲突):当古老的儒家文化遇到现实中不文明行为,该如何解决?

【材料内容分解】:

1. 子思身份:儒家文化学习和研究者;

2. 尖锐问题:一同学提问“当在生活中真要处处遵循儒家文化处世准则,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这里的挤公交车并非局限于此事,它泛指现实生活中所有粗野”“不文明行为,行文时,视野要开阔一些。)

3. 解决办法:以“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这三点是儒家教化不文明人行为的具体内容:申之以儒家文化之义;行文上要重点展开)之类的道理(言外之意:还有其他类似的教化人的道理,这里为行文拓展展开留下了空间。)

提示:解决办法、过程、效果等是写作重点。

一句话概括:古老的儒家文化如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不文明行为。(有点“老儒学遇到新问题”的味道儿)

【文章体裁】:

1.  书信体说理文。

2. (身份带入)说理文。

【立意参考】:

1. 正因粗如,更需儒教。

2. 诲人若不倦,春风可化雨。

3. 约之以礼德,推己而及人。

4. 申之以儒家之道,栽精神文明之花

5. 假以儒道,粗野将走向文明

6. 教化万民,不可为亦为之。

7. 儒学诲民,任重道远

【辨证思维】

写这篇作文,脑子要多拐几个弯,不能只想到一面,那样太表层化了。比如,回答那位同学“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的问题时,可以解答,但不要老纠缠“挤公交车”,要推及到这是泛指现实中种种不文明行为,据此引出解决矛盾的办法,那就是用“儒家文化”来教化万民。怎么教化?材料里说得很清楚了: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申之以儒家文化:这是第一层面教化。第二层面,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蹴即就,现实生活中一定会有屡教不改的不文明人,怎么办?儒家育人方法中有“诲人不倦”之法,那就坚持不懈吧,相信春风定将花雨;再深一层,如若遇到冥顽不化者,也要发扬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复礼为己任”的精神,继续履行以儒家文化教万民的社会职责,要树立顽石定终被水滴穿的信念!

以上是正面说理(或称“说服”),还要反面说服,辨证说理。劝那位同学要改变一下逻辑思维方式:“挤公交车”等不文明行为并不是“学习研究了儒家文化”导致的结果;相反,之所以出现这些行为,恰恰说明儒家文化“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得教育还没有遍及全社会、深入人心,还没有形成良性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遵章守纪的生态环境,因此,更需要用:儒家文化精髓来滋养万民。举例:深圳就有自觉排队,自觉为老人孩子和孕妇让座的良好氛围。这不正是“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的做好证明吗?

如果这样思考,相信写出来的作文一定富有逻辑的说服力!

 

答同学问

-----致“仁和有礼”的你

亲爱的同学:

你好!

很高兴你能将我刚才宣讲的内容听进心里,并发提出了一个很有思辨性的问题:“生活中如若遵行儒家文化倡导的’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开头直切问题,省下不少文字。)

刚才我说过,我在母校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儒家文化,并且现在读研究生还在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认为儒家文化提倡的“仁““义”“礼”“和”等思想,与挤不上公交并不是对立关系,恰恰是一剂治愈这个社会人人“抢为先”思想弊病的良药。(将原文他述内容转换为自述式,巧妙省墨;继而亮出观点:来得快捷。)

首先,同学们必须明白当下“坐公交要挤”,“上公交要抢座位”等现象存在的根源,不仅仅是规章制度执行不力,还有人们缺乏道德自律的因素。人无自律,便是“无礼”。人们总以为上公交是先抢先得,越抢越占便宜;抢先一步,不顾形象,不顾他人。结果让外人看到我一礼仪之邦,国人形象如此不堪。我们可以设想,如若人人为一己私利,“无礼”横行,那社会将更加“乱象”横生,何来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何来幸福指数的提升?(有的放矢:分析“挤公交”的原因,接着指出其不良影响和危害。)

其次,同学们还应该理清这样一种逻辑关系:“约之以礼”是一种道德自律,“抢不到座位”一类现象并不是对“约之以礼”的道德自觉的否定,而是缺少这一道德自律前提后必然产生的后果。同学们都知道,儒家思想核心为“仁”。“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提出“仁者爱人”。那如何“爱”人呢?答:言行有“礼”。 ”礼”是为了“节”,“节”是为了“和”,而“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只有国人上下,人人讲“礼“,社会才能安定有序,人民幸福指数才会高。那时候,你再去等公交,人人都排队,不用“挤”都能上。(这段点的漂亮:应该理清这样一种逻辑关系“抢不到座位”一类现象并不是对“约之以礼”的道德自觉的否定。直戳对方观点要害,并正面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同学们,你们觉得强国的定义是什么呢?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我想,强国不但是要强物质文明,还需强精神文明。因此我们要提倡儒家文化,继承发扬儒家思想传统,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一刚一柔,刚柔并济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升华一笔,将“文明”同“强国”自然联系在一起,水到渠成,顺乎逻辑,读来一点也不感到突兀。)

讲到这里,我想那位同学应该可以理解和明白儒家文化与“挤公交”的关系了吧。当然儒家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继承形式在发展变化中,如《经典咏流传》中对古典诗歌的改编传唱,《中国诗词大会》中对古诗的解读。但是,“仁礼”永远不过时,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先来后到、推己及人、以德服人等儒家思想在改造与承传中永不过时。(首句收回思绪,回到“挤公交”的话题后,又拓展开去,说到儒家文化的传承,特别点到“推己及人”,扣题巧妙。)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人人热爱儒学,推广“仁礼”,做一个“仁爱有礼”的高中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那我们就从现在做起,从不“挤”公交做起吧!(结尾提出希望:三句话不离本行:希望同学们:人人热爱儒学,推广“仁礼”,做一个“仁爱有礼”的高中生。语重心长,有征服力。)

                                     

你的儒学校友子思

                                                2018.4.19

                            

本文很好地完成了这道问答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规定的指令任务。采用书信格式,算是完成了第一个 规定动作;正文完整的说理逻辑链,避虚就实,既巧妙地地回答了那位同学提出的二难问题,指出人们应该理清这样一种逻辑关系“抢不到座位”一类现象并不是对“约之以礼”的道德自觉的否定,相反说明对这种不文明行为更应该约之以礼,又提出了传承儒家文化,以德服人,推己及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措施。至此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二条指令任务也就完成了。

全文构思巧妙,写法上避虚就实,不纠缠一隅,化难为易,逻辑严谨。 

点仁礼之星火,倡文明以燎原

这位师弟,你好!很感谢你提出这个有意思的问题。我明确地告诉你,学习儒家文化,不能帮你上公交车,因为它本身就不是要帮你上公交车,而是让你、让每个人都能优雅、轻松地走上公交车。

当然,自己守儒家之礼,做谦谦君子,别人却不理这一套,结果可能自己上不了公交车。因此你的忧虑也是不少人的忧虑。

不过,你要明白,,是凭着自己的力气大速度快,其实是损人利己,彰显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挤上了公交车,却变成了野蛮人。这既与儒家之的思想相悖,也与现代社会的文明远离。

人们要挤上公交车,大概是要赶时间,或者不甘人后,凡此等等,本质是唯己利至上。你一挤,别人跟着就挤,导致群德苍白,公德沦丧。这正是人们对儒家文化上的认识不够或者知行不一的表现。当然也就正是儒家文化大有可为之处!

因此我们要深入认知儒家文化,并不断身体力行之:点仁礼之星火,倡文明以燎原。

你提到的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正是儒家文化之的优秀文化。正是告诉我们礼是致力于构建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和谐有序的社会不二法门。还是以乘公交车为例来谈这个问题:

儒家文化首先强调内修己德。君子约之以礼。就是说,君子要以礼来约束自己。在等待公交车的人群中,你得首先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先来后到的秩序排队,宁可暂时上不了车,也坚决不要去挤。当然,可能你是一个孤独者,但你已成为君子,你是在点燃儒家文明之星火,你的德可能会照亮他人心中的德。

儒家文化其次推崇积极入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是要求我们用道德去引导,以德服人。在等车的人群,你可以也应该去做秉烛者,引导大家排队。你那一声请大家排队上车,会让大家重拾群德,你点燃的星火烛光会点燃身边人心中的文明之火。

儒家文化更讲究利人利己。推己及人正是如此,要求我们能够体谅他人,理解他人。老弱妇孺病孕者,让其优先。因为人皆有老小,人皆会病老。你的君子之行,将温暖每一个人,唤醒每一个人心中的

同学们,如此,以躬行,你还需要挤才能上公交吗?

礼的践行,不仅乘公交如此。人经由仁礼而文明,国经由仁礼而复兴。因为,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最后,期望每个同学都学习并践行儒家文化:点仁礼之星火,倡文明以燎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