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

(2007-09-28 10:45:09)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教育杂谈

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刚才正在看的博友们的文章评论, 即上篇“学琴近况”在新浪育儿频道被推荐为“女儿学琴苦乐点滴记”,很有话想说说,其实也是一直压在心里的疑惑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希望大家特别是家有琴童的家长或者正在教钢琴的教师再或者曾经学过琴的琴友们讨论,百家争呜,方能为我解惑
 
切入正题——YUKI学了两样琴:钢琴和小提琴
 
钢琴已有两年,小提琴刚刚半年。YUKI是在我初涉钢琴半年后开始进入正式学习(这样,在我学琴半年间,YUKI一直被钢琴熏陶着,而且我能为对钢琴浅薄的认识不至于在陪练时误导YUKI。当然,时间和精力不允许的妈妈可以不必要这样做),一年半后,YUKI钢琴基本上轨道,手型、识谱、曲子掌握都有了一定程度后,正好听说有位不错的小提琴老师来到我们小城教学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
 
我的考虑是:钢琴老师是朋友、启蒙级的,有机会让YUKI接触一下优秀的老师挺不错;二来同属西洋乐器,本来就相辅相成,钢琴的声音是颗料性的,小提琴则是线条性的,仔细辨别,互为比较,使她在处理曲子感情方面能够更为细腻。而且小提琴教学中本来就提到应该先学钢琴一段时间,对于音准等方面有好处,因为小提琴的音是靠演奏者用耳朵辨别的,钢琴倒是调音师校对好的。钢琴教学中又有需要练习者有机会多听小提琴之类的弦乐器,以表现完整、流畅的歌唱性,纠正琴童容易出现的“松、乱、散”问题;第三,因为那时YUKI正在大班,对“学习”这一概念尚没形成,有了比较,让她明白不管学习什么都要努力、都要坚持,都一样有个枯燥的过程才有享受成功时的乐趣,哪怕只是成功演奏一个小曲子,孩子都能开心上半天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
 
我的想法一说出来,正如预料的那样,身边除了钢琴老师(他还算支持,觉得小提琴学习对钢琴有帮助,但另一方面,却稍有担心会抢夺钢琴的时间)全部反对,那时,我几乎是淹没在口水中了,周围的朋友、熟人话虽委婉,分量却很重,家里亲人强烈打击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压力更加大。我就这样权衡着,犹豫着,徘徊着,孤独着,那时,多希望听到一个哪怕很微弱的支持声音啊。
 
于是,我只能不停地作思想作争
自问一:“学琴主要是为了什么?”自答曰:“通过学琴能够培养孩子建力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以及认真负责和坚持不懈的处事方法。(并非急功近利的艺术加分或者成名捷径)”。
 
自问二:“为何要选择学琴?”自答曰:“因为音乐对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都有好处,艺术学习比其他技能学习更能激发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另外,作为全职妈妈,我有时间和精力陪练。”
 
自问三:“学琴会影响学校学习吗?”自答曰:“我始终认为不会,因为可支配的时间紧缩,反而会促使孩子更加合理利用和安排时间,不随便浪费。(一直都知道人类脑力浪费得利害,只用了十分之一,可人类的时间浪费得更利害,无所事事,不知所云、思想空白占据了大部分生命)。
 
自问四:“多学就多累吗?”自答曰:“从自己说起吧——只有在无事可做、不想做事的时候我才会觉得无聊、无趣,然后出现精神萎糜、有气无力的样子;一有事情做,哪怕是被逼的,都会打起精神,干劲实足,一旦事情成功,更是振奋、激动,两眼放光,看什么都顺眼,觉得生活真的很美好!再忙也不会累,只觉得有使不完的劲。那我想,大部分人也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吧!YUKI应该不会例外。”
 
自问五:“两样乐器真的多吗?”自答曰:“不多!上了小学不会只学一门功课,而是全面发展,上过大学也都知道有必修,还有选修课程。为什么在学校可行,在社会上就不行呢。人的身体需要平衡(古人说金、木、水、火、土五行要平衡,阴阳要调和),否则容易生病,人的思想一样要能分辨好坏、知晓善恶。那人的知识是不是也需要平衡点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学习态度肯定要不得。就拿学习钢琴来说,只会弹琴那是匠人,适当了解一下音乐史、多接触各种音乐浪派、多听、多看别人的演奏,勇敢地写写曲、填填词,自娱也好,再适当地摸摸其他乐器甚至(东方乐器),不能保证成“名”成“家”,但一定是个音乐素养很高,甚至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这也是我培养YUKI的一个方向)。同样学习油画,铁定从速写、素描、色彩一路走来,然后对其他画种也有所涉猎,特别是中国画和西洋画在思维方式和创作意图、表现手法上截然相反,多画、多想定能有新的境界。例子还是以后另辟篇幅再举吧。
 
自问六:“万一YUKI不喜欢,怎么办?”自答曰:“只要不是长时间强烈反感,我就不会轻言放弃,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对未来的世界都是充满好奇的,乐器可没有打上‘痛苦’的烙印,古往今来那么多人流连其中,一定有它的妙处,只是没接触过的人无从知晓罢了。而且人都有惰性,光凭一时兴趣,一事无成的例子太多太多,基本上凡人就处于这个状态。“兴趣”是颗种子,一旦种下,就需要我们的呵护,不管会遇上多大风雨,总让给它成长的机会。半途而废到头来只能颗粒无收、一无所获。家长总不希望在孩子少壮不努力,在看到同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气风发时长叹——‘空悲切,白了少年头’吧。”
 
自问七孩子不开心怎么办?”自答曰:“仔细想想,我的每一次笑是开心吗,有时是敷衍、有时是附和,有时是无奈,有时是冷笑、有时是干笑、有时是好笑,或许还有人笑着,心却在滴血。你有几次是幸福的笑。开心有时很肤浅,与幸福并无关联。可是我们哭的时候真的都是因为伤心吗,会有激动的、会有感动的,有人说流着喜悦的泪水,有人说痛并快乐着——这并不变态,而是人类情感的升华。我们是要孩子短暂地开心,还是要长久的幸福。
 
自问八学多了,孩子没得玩怎么办?”自答曰:“玩这方面我做得还算好,从小YUKI就是在各大园林景点中散养长大,学琴后,经常组织琴童聚会、玩耍顺便相互鼓励、切搓技艺,大小游山玩水、小到玩具游戏,就怕她不玩,从来没有阻止。我坚信孩子从玩中能学到的知识、能学到的本领,但家长应该有引导地玩,否则就易出现“玩物丧志”啦!再有,俺的绝招是——乐器就是大玩具,哈哈!忽悠YUKI一把,可事实就是如此嘛。俺常对YUKI说,任何游戏都有规则,都有限制,遵守它们才能玩得更出色,钢琴、小提琴也是一样。(自我感觉挺聪明的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
 
再问问YUKI自身条件:老妈DIY过简单胎教,YUKI出生却对音乐并没啥感觉,老妈也不在意,只管断断续续地放各种音乐(古典、流行都有)给她听,一直坚持但并不频繁。几年后,五音不全、节拍不准的YUKI一样喜欢上了莎拉·布莱曼、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都是一见钟情哟)在老爸手机铃声的培育下,会唱《两只蝴蝶》,还超爱改词。三岁左右问她流行歌曲好听还是美声好听,她说“美声”的好听,当即还扯了一嗓子,又觉得的流行的真难听。学了钢琴后,耳朵不错,识谱还行,节拍尚可。小提琴我可是反复问她自己,是她非要吵着学滴,俺没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真的!就是怕她不喜欢,到现在琴还是借的哩!
 
 
要问的都问了,回答还算令自己满意,那还有什么好迟疑的,迎着反对声上吧!有时确实是真理只在少数人手里,哈哈,自嘲一下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
 
人生路上总会遇上些挫折、困惑,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克服它,而不是一味逃避。言传不如身教,家长自己在逃避,孩子肯定不愿正视。可是,自从我们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发后,家长对孩子爱的表达方式渐渐苍白,事事、时时怕孩子,怕孩子不会,怕孩子不行,怕孩子心理受到伤害,可这样的结果,却使孩子的灵魂受到控制,心灵受到制约,手脚受到束缚,个性受到扭曲
 
说得太多了,呵呵!现在琴童太多了,而给孩子另开小灶学习其他技能本领的更多,反正我身边就没有一个孩子不学的,这就造成起点抬高。归根结底,还是就业大行势逼的。既然已经蔚然成风,家长们也不必报怨,化压力为动力吧让您的孩子更优秀。但是,但是……有一点要放在首位,就是孩子要因材施教,大人要量力而行。摆准了位置和心态,学习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情,当然成长之痛不可避免(您长身体时不是还会生长痛吗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大家愿在这儿讨论或者到圈子论坛讨论,都可!声音越多越好哦!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
刚才有朋友说到了“兴趣”问题,这也是我觉得社会上有误解的一点,一直想说,属性接着吧。                        于15:30看到评论后添加
 
从新生儿到幼儿这短短几年,孩子就从一个只会啼哭的婴儿蜕变成伶牙利齿、思维敏捷偶尔甚至超越大人的小家伙,靠的是什么,当然就是对世界的好奇,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所以,专家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天生的思想家、天生的艺术家,其实,无非是孩子洁白无瑕、柔软吸水的天然属性使然。你让他见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接触到什么,他就会去研究。每个孩子见到钢琴都会有敲敲、弹弹的冲动,也都会为了它发出的声音小眼睛放光。但多半不会引起成人的注意,本来对艺术的偏见由来已久,如果孩子对识字感兴趣的话,估计会得到高度重视。
 
而另一些事情它不那么好玩,孩子也不一定感兴趣,但对于人生来说,它是必须的,因而人人都得学。比如上学(谁要是不让孩子上学,可是违法滴,这个俺就不多说勒),比如吃饭、睡觉前两者是人类的自然性,不吃饿死,不睡不可能,到时自动切断电源,哈哈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说话、走路后两者是社会性使然,人类如果在特殊的环境中成长,他或者只会嚎叫和爬行呢)、……我想99.9%的家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跟他唠叨,希望他早日学会语言吧。而走路就没这么高的待遇,许多家长,特别是隔代的保护意识开始作怪,怕孩子摔着,不肯放手的大有人在。而科学证明孩子爬爬、滚滚、跌跌、走走能促使他运动机能的发展,更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越是自然性(本能)的东西,阻力越小,社会性的,干扰就多(俺们家YUKI就超级讨厌吃饭和睡觉,为此没少接受“教育”,不管她滴兴趣如何,俺的真理只有一条[俺愚蠢滴想,全世界的真理也就是这条])——饭必须要吃,觉一定要睡。
 
所以,社会上反复提倡“要从孩子兴趣入手”本生就是个误区(俺认为,不作数滴
 
哎!不多说了,还有诸如:鼓励啊、表扬啊、爱啊,俺有点小小歧意,以后再论吧(马上要接YUKI去啦)。谁让咱不是省油滴好妈妈哩,俺就是传统道义上的坏妈妈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经常被周围的人批评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好不容易找到个可以说话的地儿,发泄一下,万一有措辞不当的地方,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我就是那一拨爱持反对意见的人,不是主流,没啥影响力的,呵呵答“学琴近况”博友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