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记
前言
我支谱书记载,入黔始祖法英祖祖籍江南应天府八角琉璃大井边,自法英祖之祖锦绣公配常氏始迁湖北黄梅县新城乡,生荣公、枢公,荣公生法英祖,法英祖自明中期入黔至今已经五百余年。谱书对法英祖之上的祖源记录唯有两代祖人名讳,仅凭谱书记载无法往上溯源。源远流长,叶茂根深,我们支朱氏自法英祖下至今已经有二十二代人,谱系、祖墓记载十分清楚,这是家族之幸事;但自法英祖上祖源一直没搞清,又是家族之憾事。黄梅寻根问祖,已是多少代族人的夙愿,但因历史条件之客观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今逢太平时代,终如所愿。二零一九年国庆,寻根问祖“三人团”朱德斌、朱绍睿、朱(嘉)智三代人代表家族远赴湖北黄梅县,开启了寻根问祖之旅。
一、10.3
十点从昆明长水机场起飞,十二点到达武汉。武汉当天的气温三十六度,真是似火热情。非常感谢湖北黄冈朱汉华宗亲的热情接待,把酒言欢,共叙亲情,青春不老,凌晨才眠。
二、10.4
八点,朱汉华宗亲就把自己两张座驾调来,还叫上朋友一起开车陪我们去黄梅寻根,厚道之情,尤其感激,无以言表。武汉到黄梅约二百公里,正常行程两个小时样子。由于路上堵车,我们十二点才到黄梅。黄梅宗亲朱銮树、朱銮国兄弟为此等了我们很久,我们到时二位宗亲已经邀请好他们支几位宗长带着谱书等着我们,真是感谢加抱歉。经朱水兵、朱记国、朱成林,朱五贵几位宗长介绍,以及查阅他们支系谱书得知,他们支系堂号叫“莲鹿塘”,系周朱氏,系江西籍,系明朝初由智贵祖迁移到黄梅。中午的饭局,栾树、銮国宗亲早就安排妥当,席间几位宗亲继续给我们介绍黄梅朱氏的分布情况,并给我们联络了谱书记载的新城乡范围朱穴朱氏宗亲前来就餐地点聚谈。朱穴宗亲来了两位宗亲,一位是七十二岁高龄的朱习斌宗长,一位是六十八岁的纪委退休干部朱炳祥宗长,两位宗亲精神矍铄,非常热情的给我们介绍新城乡朱穴朱氏的来源和近况。两位宗长介绍,这支朱氏大概是宋朝年间从江西迁来新城乡(今杉木乡)深耕贩,始祖称桀祖,后裔又迁到朱穴等地居住,现人口大概一千多人,朱穴村里还有宋朝的朝门(宗祠大门)存在。我们提出想和两位宗长一起去村里参观朝门,参阅他们的谱书,两位宗长欣然应允,立即带我们前往朱穴。朱穴离城区大概十多公里,在一片金黄的稻田中央,路上偶有晒谷,整个村子远离喧嚣,给人祥和,静谧的感觉。朱穴的朝门在村子中央,石条门,门不大,比普通房门稍微搞一些,但从石条斑驳的印痕上可以看出历史的悠久,岁月的沧桑。门头上方有四个半尺大小,一字横排的石头齿轮,两位宗长介绍这是朝门的“红榜”,四个齿轮记载了这个村子曾经走出过四个将军(待考证)走进大门,右手的放桌上供奉着“朱氏堂上宗灵”牌位,墙上黑色大理石上刻着朝门的简介,其中主要记录朱穴始祖杰公迁移的历史和朝门重修的事迹。参观完朱穴朝门后,两位宗长不辞辛劳,冒着三十六度的高温又带着我们去村背后的山丘上参拜了朱穴始祖桀公的坟墓,墓是有朱穴朱氏于二零一四年在原古墓基础上重新修葺立碑的,墓碑上关于桀公的迁移历史和朝门记载一致。回到村里,两位宗长又带我们到村里看了他们的谱书,根据他们他们谱书记载,他们以唐朝朱介为一世祖,自古僚公从金陵始迁婺源黄墩,之后由桀公迁黄梅深耕贩定居。通过他们谱书记载历史来看,朱穴朱氏有金陵(南京)迁黄梅的历史,和我们谱书记载锦绣公应天府(南京)迁黄梅的历史,迁移路线有相同之处,只是记载年代不同,朱穴朱氏谱书记载,桀公以下有时、智、礼、信四房人,他们谱书明朝宣德年间(1435年)序言记载,谱书只对时公房有世系记载,另外三房及与桀公一起迁黄梅的义公(桀公侄)之后没有记载,现在在黄梅也没找到这几房人之后裔。栾树、銮国宗亲兄弟又给我们安排了晚宴,席间我们经过探讨认为法英祖支系可能与朱穴朱氏有一定渊源,但找不到直接证据,唯有用基因对比才能真正准确寻根问祖,于是向习斌、炳祥二位宗长提出了这个请求,二位毫无推辞,说他们绝对大力支持我们,他们为我们不忘祖先,千里寻根问祖所感动,只要能帮助我们的将义无所辞,全力支持,不管最终检测结果如何,永远都是天下朱氏一家亲,永远欢迎我们回到黄梅来。天下朱氏一家亲,我们都是朱家人。这句话,是亲情,也是责任,可以作为朱氏宗族的族训,用以教导族人。回到宾馆,收到微信加友信息,一个叫朱伟刚的宗亲加了我,和我聊了一些黄梅朱氏的情况,告诉我他手里还有一些关于黄梅朱氏的资料,让我第二日去信访局见他,他加班值班。千里问祖寻根,处处遇到宗亲贵人,感恩帮助我们的每一个人!
三、 10.5
一早来到朱伟刚宗亲办公室,伟刚宗亲生于1984年,年轻帅气,他对朱氏文化很有研究。伟刚宗亲把他掌握的黄梅县朱氏相关资料,包括朱穴朱氏谱书资料,黄梅县志记载的大概5支朱氏的始祖来源、现在分布情况都作了详细介绍。按族谱记载,伟刚宗亲系朱穴朱氏,黄梅始祖杰祖系朱熹后人,原籍福建建瓯。临别,伟刚宗亲也热情提供了基因样本给我们,用以对比寻根,在此再次铭谢。中午,朱炳祥宗亲又带着我们去寻找另外一支朱氏,这支朱氏持谱人叫朱新全,年纪六十四岁,是一位退休老教师,他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将他持有的《黄梅朱氏合谱》五册搬出来给我们查阅,并给我们讲解黄梅各支朱氏的来源,他们谱书记载这支朱氏也是朱熹后人,也和朱穴朱氏一样奉介公为始祖。经过查阅交流,这支朱氏系江西婺源迁黄梅,还是没有找到我们谱书记载的线索。下午,朱炳祥宗亲又联系了深耕畈一支朱氏,据说有一个八十岁的朱氏老人手里有老谱书。我们一行几人于下午五点找到这个老人家里,老人已经半瘫在轮椅上,听力已经不好,经和他沟通说是云南宗亲寻根问祖后,他很愿意给我们看谱书,让我们从他家的碗柜顶上的谱箱里取出了四本谱书,谱书系民国时期誊抄,但保存的不好,已被虫蚀残缺,我们翻阅拍照了一个多小时,通过研究这支朱氏族谱,谱载最早成谱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这支朱氏也是奉介公为始祖,谱载系朱熹后人,这部谱书还记载了黄梅及江西很多地方朱熹后人谱系。虽是老谱,但很遗憾,依然没有找我们祖源线索。后记这次黄梅寻根问祖,通过寻访各支朱氏宗亲交流,查询各支朱氏谱书,以及进行基因比对,但很遗憾还是没有找到我们法英祖上的祖源线索。寻根问祖路漫兮,吾辈仍将努力去求索,下一站南京江宁汤山镇,我们将继续。我们相信经过后人不停的寻访,还有通过建立基因数据库,迟早有一天我们一定会成功寻到祖源。
朱智
2019年10月10日
(注:同为朱氏族人,理当关注祖源。今将朱智之《寻根问祖记》转载于此,一为加深宗族意识,二示谢寻访团的各位宗亲。亦如朱智所言:寻根问祖路漫,但信经后续不断努力,总有寻到祖源之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