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用“躲猫猫”方式查处“躲猫猫”事件!

(2009-02-24 12:13:45)
标签:

躲猫猫

法制

民主

热点

朱绍轩

杂谈

分类: 热点杂谈

    “躲猫猫”事件已经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个反响不仅仅是因为在“躲猫猫”事件中死了一个人,更是因为所谓“躲猫猫”事件的产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核查“躲猫猫”事件真相的过程。

    当起初的事件曝光后,有关部门给公众的解释立即引起了一片质疑。随后,又成立了网民调查机构,而这个机构的调查结论也依然没有得到有关各方的首肯。换言之,到目前为止,关于“躲猫猫”事件的真相一直是网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这个事件的产生,既暴露了有的部门最初的态度的问题,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的威力、网民的威力、看到了法制的进程。但是,如何才能尽快地给老百姓一个完满的交代,不要让网民们总在一片质疑中应对这个事件?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和人员,应该避免用“躲猫猫”的方式来查处这件事情。

    所谓“躲猫猫”,在云南很多地方的意思就是捉迷藏,大体的游戏规则就是让一个人蒙着眼睛去抓住某一个目标。小时候我们都玩过不少这种游戏,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都是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推理去寻找和擒抓所要擒住的目标,因此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么,如果我们在核查这个事件的过程中,依然是“蒙着眼睛”活动的话,自然不能真正很快地发现真正的目标。这里的“蒙着眼睛”自然不是真的用什么物品蒙住调查组人员的眼睛,而是指有关人员不能在各方面都公开透明的条件下去核查有关事件的真相,或者说,在有关情节应该公开而没有公开的情况下,核查人员就等于也在“蒙住眼睛”玩另一种意义上的“躲猫猫”了。

    纸是包不住火的,我觉得与其让网民们一次次的遗憾、一次次的质疑,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将有关细节公诸于众,让有关部门在完全公开透明的状况下去核实事件的真相,让网民们不再有怀疑的地方。相信:只要不用“躲猫猫”的方式来核查“躲猫猫”事件,真相就会很快大白于天下,也会得到公众的理解和认可的。

    但愿“躲猫猫”事件能够成为促进我们国家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催化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