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了一篇文章,说的是贵州罗甸县班仁乡金祥村油落小学李兹喜老师的
故事。李老师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一人身兼三职:油落小学的校长、老师、勤杂
工。他保证了当地的适龄儿童的上学问题,但是他的工资只是每天一斤玉米,年薪
365斤玉米!看完这篇文章,我为李老师热爱教书的事迹深为感动,但是,也深深地感觉到,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或者说是当地有关部门的悲哀。
我也曾经是一个代课老师,那里也是较为贫穷的山村,但是即使是在30年前的
山村,虽然我这个代课老师的待遇也不是很高,但比起年薪365斤玉米来说依然要
多。对于我的待遇我没有过什么意见
,因为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还是对我们代课教师很关心的,薪金方面也是尽力考虑了的。但是,现在的李老师年薪只有365斤玉
米,无论如何也让人不好理解。李老师所在的地方是国家级贫穷地区,这一点我们
可以充分理解,但是我想,难道当地教育部门或者是各级政府部门真的就不能为辛
勤教书育人的老师解决一点实际问题?当地的有关领导对教育是不是真的重视呢?
我在想,如果李老师不教书,每年也应该不止收获365斤玉米吧!
不重视教育就是不重视未来,不关心教师也就是不重视教育。当地有关部门的 领 导
是不是可以为像李老师这样的教师解决一点实际问题呢?即使当地财政十分 紧 张,
但是也不至于每年只给一位辛辛苦苦教书的老师365斤玉米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