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银行家见一位渔夫打了一些鱼后就不再打了,便和渔夫有了一段对话:
银行家:为何不再打了?
渔夫:够我家今天吃的了。
银行家:打这些鱼要多少时间?
渔夫:用不了多少时间。
银行家:那你剩下的时间干什么?
渔夫:好好睡一下午觉、然后陪孩子玩、陪妻子散步。
银行家:你可以多打些鱼,卖了钱后买大船甚至组织船队。
渔夫:然后呢?
银行家:办公司、赚大钱。
渔夫:这需要多少年?
银行家:大约15到20年吧。
渔夫:然后呢?
银行家:成了大款你就不用再辛苦劳动了。
渔夫:然后呢?
银行家:你就可以每天睡大觉、陪孩子玩、陪妻子散步,享受快乐的生活。
渔夫:这和我现在有何区别呢?我现在不就挺快乐的吗!
银行家:……。
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对于个人而言,怎样才是快乐的?渔夫觉得解决了自己和家人的温饱后,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快乐的人生。而银行家呢就想发大财。可是,发大财了后又怎样?还是回到了渔夫的生活境界。可为什么银行家要那么的艰辛拼搏去创造财富?这是他的快乐观的不同。就简单意义上的快乐而言,其实银行家不一定有渔夫快乐,因为银行家绕了一大圈还是要回到渔夫随追求的境地,而这其中他要艰辛奋斗一二十年。有区别的只不过是他们拥有财富的多少不同而也。因此,如果仅仅从自己要享受快乐而言,最主要的还是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正所谓知足常乐也。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渔夫的心态的,他们的私欲总在无限膨胀,以至于在私欲的怂恿下,自己创造出了很多的悲哀和忧愁,与保持一种淡定心态的人相比,这样的人反而并不快乐。
当然,我们还应该思考另一个问题:这就是人生的价值问题。渔夫只求温饱和悠闲的人生态度,虽然自己会感到快乐,但是就其人生的价值而言就要大打折扣了,毕竟
他没有想到应该为社会做一点什么贡献。银行家有奋斗的决心,期望着自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但是他的出发点也仅仅是为了自己最后能够有一个舒心的生活,我们应该赞成他勇于奋斗的精神,因为如果人人都安于现状不勇于奋斗,这个社会就难以发展或者发展缓慢,但是银行家奋斗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其人生价值也是渺小的。
总之,我认为,如果对于个人而言,私欲不要太重,只要保持平淡的心态,就可以在平淡中获得快乐;但若论及人生的价值,还是必须有所奋斗、敢于拼搏、应该有意识地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