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要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储备资源,我这里所讲的资源,并不完全指物质资源,民信也是或者说必须是一个重要或者说最重要的资源。如果说企业发展需要坚实的基石,那么,民信就是最重要的基石。
孔子的《论语》中有子贡问政之故事:子贡问孔子:国家要想安定平稳需备哪几条?子曰: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即需足够的兵力作保障、足够的粮食让老百姓丰衣足食、老百姓对国家要有信仰。子贡又说,三条太多,若只留一条应先去什么?孔子回答:先去兵、再去食,民信必须有。孔子认为,宁愿不要武力保障、宁肯不吃饭了,也不能无民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治理国家如此,治理一个企业也同此理。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需要一定的技术管理水平,同时也需要或者说更需要对企业充满信心的职工。套用子贡问政的例子,如果上述三者只留其一,应该留什么呢?答案依然还是民信,也就是职工对企业的信仰、对企业的依恋、对企业的信任、对企业的深厚感情。一个浅显的道理:一个企业,假如职工一盘散沙、没有为企业赴汤蹈火的愿望和精神、没有对企业信仰的寄托、对企业没有深厚的依恋之情,那么,最终的工作谁来落实呢?没有了职工的企业还成其为企业?没有民信的企业能又好又快并且长久地发展?即使暂时能够生存,也是断然不能长久的。
如此看来,把关心职工、用实际行动和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培养职工与企业同甘共苦的信念和精神,当是各级企业领导应该放在战略位置思考的一个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