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北京市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北京市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可谓是费尽了心机。在过去的时间里,政府和有关部门都作了大量的工作,也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措施,这些措施也不能说不严厉,但是,安全形势在总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的同时,各类人身伤亡事故仍然时有出现。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最近,北京市有关部门作出了一个特殊的举动:为各施工单位配置安全协管员,也就是将政府对安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触角直接延伸到最基层。为了成立这样的机构、配置这些专业人员,据说要投资上千万元。有人说,这其实就是拿钱买命。即政府掏钱去加大管理力度以尽量避免施工人员的伤亡。“拿钱买命”的比喻是否精当,我们没必要细细探讨,但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这种做法面前,却令人感概万千,可以说既喜又忧。
喜什么?
喜的是我们的政府对人民真诚关心的态度。我们的党和国家都把人民的安危系在心上,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安全问题,历来是高度重视的。而今,又大力提倡要构建和谐社会,而要构建和谐社会,人身安全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高危的行业,由于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安全问题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要解决好这个巨大群体的安全问题,政府和各级部门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北京市的这一做法,无疑向大家表明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心和态度,其爱民如子之情已不难体会。有这样的政府,我们为何不喜!
但是,在这件事情的背后,却又实实在在地隐藏着一些令人忧虑的东西,这就是有关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业主的管理单位等对安全管理力度的欠缺。道理很明显:只要每个环节的监管工作都到了位,事故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控制。换句话说,即使按照过去的管理体制和机构来管理,如果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贫乏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各级管理部门人员的监管及时到位,上下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也就不必要再让政府费心费力了。而就发生伤亡事故的情况看,作业人员对“不伤害自己”的意识淡薄又是一大原因,特别是有的农民工则更为突出。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施工的水平为何会这样?这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农民工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少,他们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二是用人单位的培训教育和考核力度不大,使一些文化较低、反应较慢、忽视安全的人员进入了工地。
看来,每个施工企业和管理部门,都应该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引起高度重视了。要在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强自身的管理力度,尽快把那些让人忧虑的环节搞好,只有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员参与,人人重视,将拿钱买命变成靠制度和管理保命,那么,安全工作才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