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们含泪告别了待我们如亲人的当地老百姓,从青海的互助县出发,经西宁等地,两天后,到达了一个叫海西洲的地方,那里就是我们的老连队,也就是我今后要工作和战斗的地方。我所在的连队,在一条叫巴音河的旁边,大约两三公里路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德令哈的新兴城市,那是海西洲政府所在地。
巴音河被称为海西洲(今德令哈市)的母亲河,他由北向南横贯市区,将德令哈分为河东,河西两大块,其河水清澈透明。就在巴音河畔,我在那里度过了4年难忘的军旅生涯。我们是铁道兵,在那里的任务就是修建青藏铁路,我们连的具体任务就是在巴音河上修建当时全国唯一的无轨无渣铁路大桥---巴音河大桥。高原的艰苦、施工的艰难,可以说是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想象不到的。没有几天,我们新兵的指甲就陷下去了,嘴皮也开口破裂了,不少人还出现了流鼻血的现象。然而,这一切,都被我们克服了、战胜了。指战员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热情。每天,我们都要高唱着那首令人精神振奋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以及《战士打靶把营归》等战士们喜欢唱的歌曲。在工地上,在营区,连队和各排各班都要经常组织唱歌,进行歌咏比赛。在连队,我也算一个文艺骨干,虽然有专职的文化战士,但教唱歌、编个小节目之类的事情,连首长都经常安排我来干。一首好的歌曲,的确能起到独特的鼓舞士气的作用。在紧张的学习和施工中,我和大家都以一种非常乐观的态度,在歌声中战斗,在歌声中娱乐,用歌声抒发心中的情怀。在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声中,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在雪域高原上,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着那条天路的路基!
部队几年的生活,留给我的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记忆,虽然有些断断续续,虽然有些杂乱,但是我还是总想把他们记录下来。是回忆,也是享受,更是对我今后人生的一种鞭策。
(欢迎阅读下一篇:从军散记之五:大路弯弯)
http://image.photos.nphoto.net/200606/12/8ed27b427b0a6afcd9f5c9757dae22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