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丹 文
“风也不怕,雨也不怕,走遍大荒野也不怕。风也不怕,雨也不怕,迎着暴风雨也不怕。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去哪里也要找我爸爸。我的好爸爸没找到,如果见到他,就劝他回家……”7月10日晚看了湖南卫视的《真情》节目,童年的这首熟悉旋律又回荡在嘴边。
这一期的节目讲的是一位男子因神经受伤高位截瘫,出院后妻子与他离婚。离婚后,前妻带着女儿却不愿意让他们父女见面。经历两年见不到女儿的痛苦,他找到了《真情》节目,希望能见到日夜思念的女儿。
我们没有经历过,也无法想象两年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孩子离开父亲时才6岁,两年时间,足以让纯真的孩子忘却很多事,但却忘不了父亲的影子。
这个可怜的孩子,她两年来没有被父亲高高举过头顶;她两年来不曾安睡在父亲宽大的怀抱中;她两年来不曾被父亲的胡子扎过……面对记者,在毫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这个8岁的女孩坦诚地说她已经忘记了父亲的模样,但当记者问她想对父亲说些什么时。她思忖了一会,然后轻轻地说出这样一句话:“爸爸,我爱你。”那一刻,感动了所有人——即使忘却了容颜,即使遗忘了曾经的快乐,即使长时间的分离,亲情却被倔强地铭记,它承载在这样一个弱小的身躯之上,勇敢而美丽。这深切的亲情,是给父亲的欣慰,是父女重逢的曙光。
第二天,当小女孩在姥姥陪同下走进阔别两年的父亲家时,所有人都以为会有一段父女温馨的对话,异样却悄悄降临在小女孩身上。她哭闹着,不愿靠近爸爸,哽咽着说:“我要的不是这个爸爸。”在场的人都不知所措,当记者尽力安慰开导她时,女孩哭着说:“这个爸爸不疼我了,没给过我一分钱。”在场的工作人员惊呆了。我不明白,一个8岁的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一个8岁的孩子怎么对金钱看得如此重要,一个8岁的孩子怎么会在短短的两天中有如此大的转变,所有的问题都找不到合理的答案,我茫然……
在小女孩的哭声中,女孩的姥姥极力阻止记者对女孩的安慰和开导,不容分说地把孩子拽出父亲的家门……
我不知道在摄像机镜头以外,孩子母亲那边的人对孩子说了些什么,但肯定的是那些话都是残忍的,是对幼小孩子精神上的折磨,他们这样不断地向她灌输父亲不疼孩子的思想,甚至教她用金钱去衡量一个人的爱,这是多么可怕啊!
也许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也许他们的本意是想让孩子摆脱一个残疾的父亲,健健康康地成长,但他们的想法做法错了。我不知道孩子母亲的一家在害怕什么。镜头面前,他们虽然极力掩盖,内心阴暗的自私却曝光在阳光下。
镜头又回到了父亲身上,他吃力地推着轮椅,追赶着女儿的足迹:“女儿,我的女儿……”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辛酸结局就这样来了,仿佛一场戏,还没开演,却已终了……
关掉电视,那个小女孩父亲的形象在脑海中回放:无奈的眼神下是残疾的双腿,他能怎么办?没有眼泪,没有言语,所有的一切只能往心里狠命地咽,来掩埋如海藻般疯长的思念。
孩子的心里是爱着父亲的,就像父亲爱着她一样——我一直坚信这一点。虽然孩子是在哭闹中离开,但我相信终有一天她会回来——因为孩子终会长大,她会有自己的思想,她会重新看待自己残疾的父亲,她会认识到残疾并不会减少父亲对她的爱,金钱也不能沾污父爱,她会用自己的双眼看到一个真实的父亲。
孩子永远不会讨厌自己的父母,即使天塌下来,地球不再转,这份注定的亲情恒久不变,它们也许会被阻断,但奔腾在彼此血脉里的浆液会不断滋长出新的亲情,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亲情。
让我们祈祷,有一天他们终将会再次见面,那滋养着亲情的眼泪滴在这黄土之上,便会长出一大片青草,蔓延整个山谷,耳语着亲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