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85
  • 关注人气:1,4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杀》——完美的镜头语言

(2010-10-15 09:35:36)
标签:

影评/乐评

文化

娱乐

回顾经典

分类: 影评

 

 

《追杀》——完美的镜头语言



 

 

 

 

   商业电影要求影片的内容要尽可能的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在拥有一个大众化的故事之后,更为关键的就是讲故事的方法了。从小接触摄影机,深受好莱坞电影熏陶的斯皮尔伯格就是一个非常善于用电影语言将一个索然乏味的故事讲得精彩生动的人。这也是他的电影能够获得商业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让我们回到斯皮尔伯格于1971年拍摄的电影《追杀》的情节中。

 

《追杀》——完美的镜头语言


   戴维-曼是一个很典型的老实人,他开车上路是为了去收一笔对他来说很重要的账。在高速公路上,他超过了一辆冒着黑烟气味难闻的卡车。谁知这下可捅了大娄子,卡车司机从此开始一路对他进行疯狂的追杀……

 

《追杀》——完美的镜头语言


   这部影片为年轻的斯皮尔伯格带来了很高的声誉,从此他开始在好莱坞崭露头角。这么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斯皮尔伯格却将这个小儿科似的故事讲述得那么惊心动魄。

 

《追杀》——完美的镜头语言


   《追杀》的大部分时候只存在一个情节,也就是大卡车追赶戴维-曼驾驶的红色小汽车。如何能够使得这个单调的情节设计变得妙趣横生呢?斯皮尔伯格采用的方法首先是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戴维-曼乘坐的小汽车,以及小汽车同大卡车之间不断升级的冲突关系。在故事情节上没有过多发展的时候,情绪的发展就成为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最有效的手段。随着小汽车和大卡车之间冲突的升级,从各种不同角度拍摄的主客观画面被有效地插入叙事之中,每一个镜头的出现都是那么的合理而精确,镜头的稳定性也是斯皮尔伯格用来表现情绪的技巧之一。在影片的开始部分,所有的镜头都是相对稳定的,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随着大卡车开始追杀戴维-曼的小汽车,镜头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影片的最后,当这辆冒着黑烟的大卡车已经彻底疯狂时,镜头的晃动也达到了最疯狂的状态。

 

《追杀》——完美的镜头语言


   在90分钟的电影里,这辆疯狂卡车的驾驶员始终没有露面,他为何非要将戴维-曼制于死地也一直没有交待,这使得整部影片笼罩在一种莫明的恐怖之中。随着剧情的发展,驾驶员是谁已经不再重要,这辆肮脏的大卡车就像一只凶恶的机恶巨兽,毫无来由的恣意着暴力……

 

《追杀》——完美的镜头语言


   影片的最后,两辆车一同滚下了山坡,戴维在最后关头跳下了汽车,他终于依靠智慧和勇气成为这场死亡游戏的胜利者。
   用90分钟的时间来讲述一场没有来由的汽车追逐,无论如何都是件富有挑战性的尝试,但是年轻的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追杀》时表现出的成熟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在全片中,我们几乎无法找到电影语言上出现的任何错误,一切都是那么的精确,而这也成为斯皮尔伯格以后的所有影片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追杀》——完美的镜头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