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讲述《血迷宫》时,我曾经向朋友们提到过,科恩兄弟的每部电影都有一定的区域性,《血迷宫》是在德克萨斯的一个小镇,《巴顿-芬克》是在洛杉矶的好莱坞,这些影片的故事全都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这种地域色彩往往是通过特定的空间造型以及人物造型,恰如其分的细节展示,乃至演员台词的地方口音等等诸多视听元素来表现的,这些方式自然会拉近与普通美国民众的距离,使得他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和与我相关的亲切感。总之,对于科恩兄弟而言,故事总是与背景和环境密切相联。在这方面,科恩兄弟的代表作《冰血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冰血暴》仍然是一个由无数偶然因素推动暴力的雪球不断翻滚的犯罪故事。在影片的一开始,汽车公司推销经理谢利在一家酒吧里找到了卡奥和基亚这两个家伙,谢利请求他们,绑架自己的妻子珍妮,并要挟珍妮那富豪的父亲,也就是谢利的岳父付给赎金。三人谈好条件之后,谢利留下一部新车给二人使用。就这样一个荒唐又残酷的故事鸣锣开场了……

谢利为什么要请人绑架自己的妻子呢?原来谢利的妻子珍妮有一个有钱的老爸,而谢利一直希望自己的这位岳父能够给自己投资开办一家停车场,但这位岳父大人从骨子里就瞧不起谢利,总是粗暴地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谢利才出此下策绑架自己的妻子。愚蠢的谢利刚刚施行了绑架计划后,就已经开始后悔了,碰巧岳父又在转天意外地打电话给他,说可以考虑给谢利投资。见事情出现了转机谢利马上想再找到自己雇用的那两个劫匪,可一切已经晚了,谢利再也联系不上那两个人,而罪恶如同离弦之箭,一发而不可收拾……
卡奥和基亚同谢利失去了联络,他们还在执行着那个谢利已经不想执行的绑架计划。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蒙面闯进了谢利的家,这下可怜的珍妮在劫难逃。
在劫难逃的不仅仅是珍妮,就像《血迷宫》中的罪行一样,这起假戏真做的绑架案如同一个雪球一般在明尼苏达那白雪皑皑的原野上肆意滚动。偶然的因素再次出现,卡奥和基亚在逃跑的过程中又接二连三地犯下命案,他们杀死了一个警察和两名目击者,这起绑架案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有三个无辜的人赔上了性命,冰冷的死亡令每一个目睹这一切的人噤声危坐,原来一个愚蠢的错误能够招致如此骇人听闻的后果。

《冰血暴》改编自真实的社会新闻,这个轰动性的连环命案就发生在影片的拍摄地明尼苏达州,这个以冰雪和森林著称的州同时也是科恩兄弟的出生地。影片中明尼苏达那无尽的令人绝望的皑皑白雪无所不在,它在故事之外表达着更有意味的内涵,这片被白雪深埋的土地荒芜而冰冷,人性在漫无边际的孤独中被一点点扭曲。

本来两个劫匪中的卡奥负责与谢利接洽,但其间因为出了人命案而导致事态急剧扩大,警察开始介入并殃及了这个绑架计划的中间人,于是这位中间人一气之下将闯下祸端的卡奥痛打一顿。气急败坏的卡奥主动和谢利联系,命令谢利马上付钱。而这起绑架案件的幕后主使谢利原本也想赶紧从岳父那里搞到一笔钱来了结这件自己眼看就完全无法控制的事情,但这位倔犟的岳父大人偏偏又对谢利没有一点起码的信任,事情到了这步上,谢利的如意算盘算是彻底打不动了,岳父大人坚持要亲自带着百万美元的赎金去同绑匪交易,这个要命的变故触及了整个绑架案最核心的秘密和弱点——谢利才是最关键的幕后指使,而交易也只能发生在谢利和绑匪之间,岳父和绑匪直接相见将导致最严重、最失控、最不可理喻的后果。

谢利的这位倔犟的岳父大人成了这起愚蠢的绑架案的第四个牺牲品,可这还不算完。负伤的卡奥在杀人之后仓惶逃窜,逃跑过程中又枪杀了停车场上的一名保安,没完没了的死亡让《冰血暴》这部电影陷入到最疯狂的状态。其后卡奥发现他拿到手的皮箱中远不止当初约定的5万美元,被狂喜和疼痛反复煎熬的卡奥决定私吞这笔巨款,他在留出了要付给同伙基亚的那一小笔钱之后,将剩余的埋进了明尼苏达的白雪荒原中。
《冰血暴》那多线式的叙事结构中,几组主要人物一同用行动勾织了一张疏而不漏的网,观众不得不同片中人物一起拼命挣扎,这部电影没有绝对的主角,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么主角就应该是明尼苏达的皑皑白雪,因为冬季漫长,大雪封门,这里的人往往头脑简单,大都有些孤僻,这种隔绝的状况,往往容易诱发精神性的疾病,另外一个沉默寡言的亡命徒基亚正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故事还在令人绝望地发展着,当负伤的卡奥带着约定好的钱回到他们将人质藏匿的伐木场时,沉默的基亚已经将人质珍妮撕票,而原因就是嫌这个女人太吵闹,终于送掉性命的珍妮是第五个死去的人,吵闹成为了她送命的原因,可吵闹的不仅是珍妮,受伤的卡奥也在喋喋不休,他可能是要以此来掩饰自己私吞赎金后的复杂情绪,两个绑匪因为谢利留给他们那辆汽车而发生了争执 ……

两个劫匪关于汽车的争执又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它的发生几乎完全没有道理,可难道不正是这种毫无理性的冲动才最终导致了所有一切的发生吗?人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构造,为什么会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况之下产生那毫无理性的冲动?因为争论一辆价值不过几千美元的二手汽车的归属,已经私吞了超级巨款的卡奥成为这起绑架案的第六个牺牲品。
《冰血暴》是科恩兄弟作品序列中最重要的一部,因为它无论在各个层面都涵盖了科恩兄弟电影的主要特点。

《冰血暴》中,除了绑架者和被绑架者这两条叙事线索之外,还有一条最重要的线索,也就是一个怀孕的女警长侦破这起案件的故事线索,而条线索却正是可以引导我们进入科恩兄电影的另外一部分荒诞与神奇。
科恩兄弟的电影就像是莫比斯环,始终呈现出一个无尽的空间,其内环的极限就是外环,外环的极限就是内环,不分内外,没有终结,既没有真正的起点,也永远没有终点。在他们最重要的作品《冰血暴》当中,多条叙事线索缠绕着成为一个整体,其中怀孕的女警长梅尔侦破这起连环绑架杀人案的过程,成为相对独立的一条,而也正是这条线索集中体现着科恩兄弟的电影在绝望和虚无之外的另一个侧面——荒诞与神奇。

女警长梅尔介入这起连环案件的方式简单明了,她在早上接到电话,吃过丈夫给准备的早饭之后,便挺着肚子出发了。在公路旁边,她查看了昨晚发生在这里的两个地点三条人命的犯罪现场,然后马上做出了最基本的判断。
根据被杀巡警死前写下的相关记录,梅尔毫不费劲地找到了谢利,因为杀人凶手乘坐的汽车正是谢利供职的汽车经销公司名下的。

强做镇静的谢利对梅尔撒了谎,但在梅尔的灼灼逼问之下谢利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他假意清查公司内部的车辆,找了借口溜之大吉。
对梅尔而言,事情此时其实已经基本上真相大白了。在回去的路上,她偶然经过伐木场,瞥见了停在里面的那辆失踪的汽车,于是在梅尔的带领之下,我们才有幸目睹了电影史上最残忍、最触目惊心的一幕——基亚正在用削木机粉碎卡奥的尸体。

梅尔的破案过程在《冰血暴》中显得有些轻描淡写,这个案件看似复杂,但其实都是头脑简单的人所为,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梅尔这个大肚婆的女警长同样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就像是生活在明尼苏达的绝大部分人一样,她之所以能够迅速侦破这个案件,主要是凭借多年的经验,要知道经验通常和智慧无关。
在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饰演女警长的女演员麦克道曼,也是科恩兄弟第一部电影《血迷宫》女主角爱比的扮演者,同时她还是科恩兄弟中的哥哥乔尔-科恩的太太。后来麦克道曼还因为《冰血暴》中的这个孕妇女警长的角色获得了第69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由此可见,警长梅尔这个角色被塑造得是相当成功的,那么她为什么会那样深入人心呢,这仅仅是因为破案神速?

梅尔侦破这个案件的过程中并非全情工作,在出差查案的时候,她还抽空去见了一下自己中学男同学。在相会的过程中,这个亚裔的男同学向她倾诉了自己人生的不幸,他的妻子也是他们的同学之一刚刚罹患白血病去世。男同学越说越伤悲,直到完全无法抑止情绪……
第二天早上,梅尔给另外一个女同学打电话,才得知那个亚裔的男同学其实是个精神失常的人,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骚扰自己的女同学,而那些所谓的妻子患白血病去世的事情也完全是他编造出来的。

这个小插曲看上去与《冰血暴》整个故事的主线似乎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却道出了真谛,它与影片的主题相呼应,将人性最深处的东西揭露出了冰山一角,他的深意正如同影片的影后,当梅尔将杀人狂基亚抓住之后问他的那句话一般:地上就是珍妮的尸体吧,削木机里的是你的同伴吧,还有布雷德纳的那三个人,为什么,就为那点钱吗?因为那么一点钱杀死了那么多性命,这是为什么呢?这恐怕是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因为这正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荒诞所在。

《冰血暴》这部影片的最后,梅尔躺在丈夫的怀中,他得知丈夫做的鸟类标本居然入选了联邦邮票,即将出现在一张小小的四方纸上,在残酷的生活中,那么一点点的美就算是最伟大的神奇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