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澡》——父与子

(2009-05-23 09:11:42)
标签:

影评/乐评

回顾经典

文化

娱乐

分类: 影评

 

 

《洗澡》——父与子

 

 

 

   几天前,在吃晚饭的时候,我无意中在央视的电影频道看到了一部短片《影像-中国》,伴随着传统的民乐节奏,一组各个时期的中国经典电影画面鱼贯而出。我久久地愣在那里,心里却惊叹:原来我们中国的电影会那么好看!
   亲情,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蕴涵了深刻的文化意味。尤其是在中国,对亲情的珍爱已经成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儒家的实践理性文化之上,以仁为核心,以宗法血缘纽带为特色的产物,讲究三纲五常。国人狭义的理解则体现在其中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家人和睦这样一些观念,构成了以家庭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道德。纵观整个中国电影史,以亲情为主题更是一以贯之的。因此,我们会发现那些经济效益和艺术成绩双丰收的影片往往都把社会问题、个人情感置于家庭伦理的叙事模式之中,用道德和人性的完满或残缺来代替形而上的思考和批判,这种伦理叙事的模式结合一波三折的传奇情节,很符合中国民众的观赏习惯和审美心理,它不仅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还构成了中国百年民族电影的特色。中国电影中的亲情观变化与社会思潮发展中传统道德所受到的冲击是基本保持一致的,尤其是当代中国电影对这些冲击都表达了自己的解决态度和方法,凭借对视听造型的精良雕琢,对意境意味的孜孜以求,对人性人情的弘扬美化,对抒情性风格节奏的细腻控制,中国电影人不仅发扬了自己追求至善至美的艺术努力,也体现了他们对于传统情感的维护和继承。

 

《洗澡》——父与子


   新生代导演张扬的电影《洗澡》以中国源远流长的家庭伦理剧为基调,着重表现了当代社会中父子的冲突与和解。电影在平淡、朴实的镜头语言中,一再表现出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回归。
   影片《洗澡》一开始就把新旧观念的对比生动地展示了出来,现在生活完全可以用快字来形容,一切都需要高效率,而由老刘经营的澡堂“清水池”却在这一片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显得格格不入,因为这里很慢,到处是一片搓背、修脚、看报、斗蟋蟀的闲散,还有一个只能在水龙头下才能引吭高歌的小胖子。

 

《洗澡》——父与子


   或许正因为澡堂的这种慢节奏,使得老刘的大儿子大明在很多年前就只身南下,到深圳去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家庭经营的澡堂因此只剩下了老刘和小儿子二明,只是二明有些呆傻,他没有离家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不愿意,或许是因为以他的心智无法在外面的世界生存。无论如何,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的二明是老刘失去了大儿子之后的慰藉。

 

《洗澡》——父与子


   电影《洗澡》里随时都充满了父亲和儿子的对比,儿子和儿子的对比。大明之所以要回到澡堂,是因为二明给他寄来了一张奇怪的明信片,让大明误认为父亲病危。而他刚出场的时候,一身西装,他看不起家里的澡堂子,因为大明早已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站在澡堂里都与周围格格不入,甚至连自己的父亲都相互生疏了;二明却一直和父亲保持着童年时的亲密,在澡堂里二明傻笑着给父亲搓背,和父亲比赛憋气时间的长短,他们在一起显得如此快活和自在,以至于让大明倒像个外来者,只能站在他们身边看着,永远也无法融入这个家庭……

 

《洗澡》——父与子


   实际上,父亲对两个儿子的爱是同样的,两个儿子对父亲的情感也相当,只是二明因为自己的傻而和父亲一直保持着儿时的亲密,大明却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失去了与父亲的这种关系。在现代社会的熏陶下,大明对父亲尽孝的方式也充满了现代感,他给父亲买了时髦的按摩器,希望用这种替代品消解自己即将再度离家的事实。

 

《洗澡》——父与子


   即使有了两个对比鲜明的儿子的形象,电影《洗澡》中的父亲却并没有因此显得苍白。正相反,扮演父亲的老演员朱旭一直用静默代替着爆发式的情感宣泄。虽然大明买回的按摩器让老刘很高兴,但是当他听说大明即将回到深圳的时候,他所表现出的黯然让观众一下子明白了这是一个一直在与苍老为敌的斗士正在极力遮掩儿子离家所造成的心理上的裂痕。或许电影也是在借由老刘这个人物体验父亲的内心世界。大明的冷硬和老刘的温和,在生活方式的反差下,由陌路者逐渐变成了矛盾体。父子矛盾最激化时是在大明带二明出门买机票却导致弟弟失踪之后,这是电影中老刘唯一一次对儿子发火……
   幸好二明最后自己找了回来,而这次失踪也让大明和父亲、弟弟的距离有了实质性的靠近。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晚,大明和父亲齐心协力冒着大雨修补房屋漏水的地方,雨过天晴后,父亲却病倒了。大明穿上了父亲的工作服来到澡堂给人们搓背,他已经开始理解父亲,开始喜欢澡堂,喜欢这里古老却和谐的氛围。

 

《洗澡》——父与子


   但是不久后,老澡堂却面临着拆迁的命运,这一次已经不可挽回。虽然老刘表示坚决不和澡堂子分开,但已经风烛残年的他似乎也和这传统一样面临着衰败的命运……

 

《洗澡》——父与子


   二明不能接受父亲已经去世的事实,用水龙头把前来搬家的工人赶走,他要固执地守护父亲所代表的一切,但是大明说服了他,接受澡堂被拆迁的命运。
   胡同拆迁的晚会上,二明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小胖子唱出了那首《我的太阳》,完成了对父亲或者说澡堂所代表的传统的最后祭奠。

 

《洗澡》——父与子


   影片《洗澡》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获得评委会大奖,以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电影以朴实、平和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平民化的极具人情味的电影,它呈现出当代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图景,也是中国电影进入外国主流影院的一次尝试。亲情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叙述着中国电影在民族化和现代化之间的自我选择、蜕变和纠缠,它也成为了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对传统和现代所做出的深切反思的最佳载体。
   影片的最后,是一片胡同拆迁中的狼籍,这里曾经的居民也纷纷离开了。虽然如此,父亲所代表的传统却在“上善若水”的箴言中在二明的轻声歌唱中得到了继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