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龙猫》时隔两年上映的《魔女宅急便》从亲情的主题切换到了成长,但不变的依然是宫崎骏世界中一以惯之的少女、魔法以及飞行,公映后当即成为了日本最卖座的电影。《魔女宅急便》的原作者是曾获得安徒生大奖的日本女作家角野荣子,经过宫崎骏的再现,使整部电影呈现出浓郁的欧洲风味,再次将观众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无论是空中所看到的绿色的城镇、碧蓝的海洋,还是伴随着女主角琪琪飞翔的白鸥或大雁,都像诗一般美好!

普通人印象里的魔女往往住在阴冷的城堡里,只有在夜晚飞行,他们有着怪异的鹰勾鼻和刺耳的狞笑,戴着尖长的帽子,一只精灵般的黑猫趴在一堆试管旁边。然而,《魔女宅急便》中的女主角琪琪却没有传统意义上阴森恐怖的魔女形象,而是一个等待成长的小女孩,她穿着宽大的魔女服,带着红色的蝴蝶结,轻松自然,有着阳光般的笑容。

在一个晴朗的满月之夜,十三岁的魔女琪琪带着黑猫吉吉离开了家,因为魔女到了十三岁就必须自立。可是琪琪只稍微懂得骑扫帚的法术,这让父母颇为担心……
琪琪稀里糊涂地来到了一个海边小镇,寄宿在好心的面包店主人欧斯娜的家中,开始了魔女特快传递,也就是借骑扫帚替别人送包裹物品来谋生的成长过程。

在宫崎骏的眼里,飞行的能力通常只属于少女。他坦承年轻女孩比男性更有生命力和可爱的气息,而男性背负了各种各样的包袱,不免落入某种尴尬的境地。宫崎骏自己也有女儿,他喜欢把小女孩身上具有的秉性复活在他的作品里,好奇、善良、热情和女人的通病小心点等等。
一个人独自在陌生的城市谋生总会遇到挫折。琪琪在暴风雨中帮助老奶奶送生日礼物给孙女,当她终于把凝结着一片心意的鱼派送到,获得的却是冷淡无情的接待。内心单纯的琪琪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亲情的温暖在渐渐地消散,令她失望。回去之后,琪琪就病倒了,也暂时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但这样的剧情却是原著所没有的,纯粹宫崎式的改编。原著是插话性质的故事,琪琪在运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人、各种小插曲都写了进去,她身上并没有发生一些不好的或者戏剧性的故事,她既没有失去过魔法,也没有遇到事故。宫崎骏在电影中之所以做这些改动,是因为他需要一个能够支撑整部影片的构架,一段关于成长的经历。由于电影要传达的是更真实的感觉,所以这里的琪琪比原书中要经受更大的挫败感和孤独感,只有克服了这些挫败感和孤独感,她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据说角野荣子对这些改编曾经强烈不满,差点导致影片在剧本阶段就搁浅,宫崎骏和吉卜力工作室的制片人亲自去她家拜访,又把她请到工作室商讨,最后才劝她让步。

不过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观众们就必须感谢宫崎骏对故事的改编了。琪琪从什么都不懂的温室花朵,经过风吹雨打,最后成熟懂事,观众们似乎也在此看到了自己长大成人的经历,回想起只有自己知道的艰辛,体会着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风雨。

失去飞行能力的隔天,委托琪琪送鱼派的夫人送给琪琪一个蛋糕,感谢上次她的帮忙,琪琪深受感动。当时电视正在转播飞行船起飞,却因一阵暴风出了意外,让琪琪的朋友蜻蜒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千钧一发之际,琪琪的飞行能力恢复了,她骑着钟塔老伯借给自己的刷子救出了蜻蜒。

在宫崎骏笔下,相知相惜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最重要元素,就算彼此几乎不曾将爱字说出口,却因为这份感情的宽阔和纯净令人动容。琪琪与热爱飞行的少年蜻蜒之间因为对飞行共同的向往与探索,培养出纯洁又健康的爱情与友谊,和聪慧贴心的面包店老板娘成了相谈与互助的朋友,甚至连一直相伴身边的黑猫也找到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做伴。在影片的结尾,琪琪与大家成了好友,也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或许在现实中,少女总会成为成人,飞行和幻想的能力也终究会让位于现实和都市的生活,只有在宫崎骏世界中,那些少女和飞行的传说证明着我们曾经拥有的童年时光。

1989年2月,著名漫画家、日本动画片奠基人手冢治虫辞世。宫崎骏在悼念手冢治虫的文章当中说,作为动画电影作家,不能总把手冢治虫奉作是圣贤简单了事,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必须把手冢治虫当作不断超越、不断挑战的对手,我不能说自己已经超越了手冢,但自认为寻找到了与他不同的方向,挑战并决别手冢的作品,从而制作出新样式的动画,也许正是手冢所期盼的。手冢治虫为日本动画片打下了极其深厚的基础,他所张扬的人性二字成为了日本日后动画的一大主题,然而正是在宫崎骏已经奠定了难以撼动的一流动画电影作家地位的背景下,1989年手冢治虫的辞世和宫崎骏旨在挑战手冢神话的悼文,才突显出了动画电影史上特殊的象征意义,宫崎骏要说的或许正是一份对手冢式人性的反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