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78
  • 关注人气:1,4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结者》三部曲——机器崛起

(2008-08-02 09:25:43)
标签:

影评/乐评

文化

回顾经典

分类: 影评

 

 

 

《终结者》三部曲——机器崛起

 

 

 

 

 

  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先进的机器是否具备与人类相抗衡的力量?如果两者难以避免地发生冲突,那么世界格局是否会被改写?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花费了数年时间精心打造的电影系列《终结者》三部曲,就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人类与机器进行着生死较量的幻想世界。影评家们评论说这部系列电影最值得让人振奋的地方是它并没有徘徊于封闭压抑的工业化基地,而是转换到了明亮开阔的室外;未来也不再是难以扭转的灾难结局,而是有了更多努力改善的可能,因此影片《终结者》三部曲主要表达的不是担忧,而是导演对机器时代的信心和勇气,但是影片结尾处阿诺德·施瓦辛格消失在火光中的身影却依然向人们暗示着未来世界的不可知性。

 

《终结者》三部曲——机器崛起


    1984年,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问世。匪夷所思又能自圆其说的设想,完美而浪漫的情节,突破性的机器人设计理念,近乎乱真的化妆,就当时而言最激烈而富有个性的动作场面,使《终结者》一时风头无两,成为科幻电影史上的一个伟大革命。其中最出风头的还是阿诺德-施瓦辛格扮演的终结者,他皮衣墨镜,手持霰弹枪的形象,以及那句经典的“我会回来的”台词,构成了科幻动作电影史上一个不朽的形象,这也使得阿诺德-施瓦辛格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终结者2》的主角。

 

《终结者》三部曲——机器崛起


    1991年,《终结者2》登上了银幕。在此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这将是一部续貂之作。结果,它却成为了另一部经典,似乎只能用“完美”来形容,它甚至被影评家认为是动作电影一个难以超越的巅峰。终结者、液态机器人、莎拉、小领袖约翰,四位主角的完美表演首先使《终结者2》具有了极强的剧情张力。动作方面,在詹姆斯·卡梅隆极具控制力的镜头下,几场追逐重头戏的设计和剪辑都近乎完美;几场壮观的大爆炸早已成为了电影史上不朽的永恒瞬间。

 

《终结者》三部曲——机器崛起


    2003年,一亿七千万美元的投资使《终结者3》成为当时有史以来耗资最巨的动作电影。比起十九年前的《终结者1》,甚至比十二年前的《终结者2》,《终结者3》在数码技术上的突飞猛进简直令人惊叹。剧情将发生在《终结者2》的十年之后,虽然在《终结者2》中少年时代的约翰-康纳与自己的母亲,以及来自未来的机器人保护者一道出生入死,最终摧毁了研制中的天网芯片,并且毁灭了天网计划。但是,在好莱坞投资者的操纵下,“天网”计划还在地下秘密地进行,命中注定的“审判日”终究无法破解,一场发生在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超级战争,由机器人向人类发动的毁灭性核子进攻宣告暴发……尽管《终结者3》在场景设计和特效的革命上都无法逾越第二集的高度,苛刻的评论家甚至认为这部影片仍是《终结者2》的翻版,只是为了满足美国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欲望倾诉。但《终结者3》却与《终结者1》、《终结者2》首尾乎应地构成了一部经典的动作系列,无论是第一集的开创,还是第二集的创新,还是第三集的革命,你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终结者》系列身上所蕴涵的一种不朽,那种不因时代和电影的发展而磨灭的质感。
    人类在不断发展自己的科技和机器文明,而到头来却反被科技机器所毁灭,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从T800到T1000再到如今的T-X,最重要的是必须给正方一个比他强大的反角,让他经历越来越大的磨难,通过多次追杀《终结者》系列似乎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可以改变吗?至今,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历史不能改变!所以机器的造物主人类必胜。事实上,机器原本是冰冷而没有温度的,但对科技泛滥怀有忧思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却用自己的敏锐触觉赋予了它们人类的情感,让我们在这些庞然大物的善恶与爱恨中反思,机器的应用是否应该保留禁区,那些触及人性最本真的感情领域是不是应该动用机器来满足我们?当科技近乎无所不能的时候,是不是还要让它无所不为?也许《终结者》三部曲并不能为这些社会问题找到答案,然而它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世界那无限丰富的可能。
    《终结者》三部曲第二部中对液态机器人的特效打造可以说是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它不仅成就了当时不太走红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还为机械时代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终结者》三部曲——机器崛起


    T800——强悍的战斗型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程度极高,有人类的毛发、皮肤甚至血液,这些使T800看上去无异于普通人,很难分辨身份。他能感觉到身体受伤,伤口也能够愈合,体内电池能够维持一百二十年的时间,中央处理系统加神经网络处理器可以学习程序以外的东西。

 

《终结者》三部曲——机器崛起


    T1000——比T800更先进的机器人,由液态金属制成,可以模仿任何他接触的东西,但只限同等大小。他无法转化成复杂的机器,比如机械或者爆炸物,但是却可以相应变成固体金属形状,比如刀或者其它锋利武器。

 

《终结者》三部曲——机器崛起


    T-X——比T1000更先进的液态机器人,她不仅拥有T1000的残忍和冷酷,还更漂亮、更恐怖。
    也许在这个星球上还有无数对《终结者》痴迷的人们,会在一个个夜阑更深的无眠时分任视线和思绪一次次回到历史或未来,永无终结地细细回味那些被胶片凝固的经典形象和永恒瞬间,只为一份为了纪念的忘却,为了一份现实的梦幻。
  《终结者》三部曲无疑是一部包装的非常精美的好莱坞商业巨制,它不仅囊括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极具风格的个人创作特色,还为好莱坞的科幻片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更值得一提的是,贯穿在《终结者》三部曲中的反思精神成为影片在票房之外的另一种成功。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延伸让人们享受到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创造物产生了无法控制的恐慌。当这种喜忧参半的心情蔓延到敏感的水银灯下时,银幕上的机器时代就全面来临了。在冷峻森严的机器图景下,导演迫使我们不断地追问着科技道德与生命伦理,同时也思考着迷失在机械森林里的人类明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