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洋孕育了生命的那一瞬间,这片无穷无尽的浩翰和蔚蓝就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海以它无限的波光与粼影包含着无数动人的梦想,同时又在多变的面孔下沉淀着生命最原始的秘密。许多导演把惊心动魄的海上风暴收入到他们宏伟壮丽的镜像中,展现出人类对大自然的勇敢征服;也有一些掌镜人却用深邃的光影编织着大海的梦幻,并在一片宁静里追寻着生命归宿的终极意韵。法国电影《碧海情》就是以主人公杰克来自大海最终又投身大海的美丽故事为生与死、瞬间与永恒搭建了一座神秘的浮桥。

许多人都被《碧海情》里那片无边无尽的蓝色所吸引,并把这部影片所传达的寓意融入了自己的生命色彩中。有人说,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人对爱好的执迷,潜水给予了杰克莫大的幸福与快感,因此他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潜水深度的神话;也有人说,这部电影表现了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当杰克舍弃爱情的甜蜜和冠军的荣耀跟随着海豚游走,他的灵魂就从此得到了解脱。其实,《碧海情》更象是一个关于大海的故事。欣欣的蔚蓝是大海的颜色,也是杰克的生命颜色。对人类而言,孕育和包容一切的大海不应该是陌生和恐惧的代名字,而应该有着母性的温暖和心灵的自由,因此在杰克的灵魂里洋溢着的是对海洋眷恋与挚爱,他把湛蓝的海水和嬉戏的海豚看作是自己深爱的朋友,同时也把投身海洋看作是回家的路。

杰克和他的朋友恩佐不断地挑战着潜水记录,也不断地面临死亡的危险,但杰克和恩佐并不把自己的举动看作是冒险。相反,他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各自的生命梦想都慢慢地得以实现。恩佐执着地追求成功与荣耀,成为世界冠军的理想给了他挑战极限的动力。而杰克则疯狂地迷恋着海洋,因为海里有他毕生探寻的一个梦,在无边的海水中杰克确认自我的存在,并认为自己找不到上岸的理由。当恩佐潜水到120
码因为缺氧而丧生时,悲痛欲绝的杰克按照恩佐的要求将他葬身大海。在恍惚中,杰克觉得自己不在是人类的一员,而是大海中一只自由的海豚。他为自己的女朋留下了最后一抹深情的目光,毅然跃入了蓝色的大海,这一幕是海洋对杰克的深情呼唤,也是杰克对自己生命本源的终极寻找。当海洋包容一切的美丽蔓延进观众的眼中时,主人公杰克也完成了他对生命的自我回归。

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是大海的孩子,他们身上呈现着海洋馈赠给他们的不同礼物。如果说,杰克是一片宁静的海水,那么恩佐就是汹涌的浪潮。是希腊海洋赋予了杰克向往自由的蓝色心理,当杰克与海豚一起嬉戏时他流露出的笑容如同海水一般清澈纯真,而当他心爱的女孩乔安娜来到面前时他却只能凭借一杯美丽的海水来表达无言的谢意。同样也是海洋,塑造了恩佐好胜的坚强性格,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天份五次夺得了世界冠军的的桂冠,每当一项世界纪录被恩佐刷新时,我们似乎听到了海洋那强劲有力的脉动。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海洋同样给予了杰克热烈的灵魂,在他宁静的外表下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恩佐身上也有着杰克那蔚蓝色的纯真,因此他才会在第六届潜水冠军赛开赛前夕千方百计地找到杰克参赛。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没有被世俗功利所侵蚀的单纯,还有那种为了追求梦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勇气。他们的生命灵魂都是那么原始和自然,宛如浩翰无边的海水洗涤着现代都市的污秽。而与杰克相恋的女孩乔安娜则是一个美国商业社会的女强人,她所体现出的气质和价值趋向都暗合了当代社会人们的心理,是都市文明的一抹美丽缩影。乔安娜深爱着杰克,也在最后理解了杰克的性情,在杰克那如碧海般寂寞的爱情中她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处。

许多人说,《碧海情》是导演吕克-贝松自身的写照。那位在海边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的法国电影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述说着他对大海的无限眷恋,同时也延展着他年少时想成为一名潜水员的美丽梦想。在好莱坞当道的世界影坛中,吕克-贝松是一位特别的导演,他始终用充满激情和幻想的镜头语言编织着一个个法兰西式的神话,而《碧海情》就是他的神话之一。

影片一尘不染的摄影将我们带进了杰克心灵深处那片没有被污染的海洋中。湛蓝象征着一种纯粹,宽广是生命的本源,在无边的宁静与安详之中,我们享受着视觉的纯净,也思考着生命的方向。而《碧海情》的配乐也巧妙地融入到了影片绚丽的画面中,宛如生命最自然和最原始的呼喊,给人一种诗一般的淡淡忧伤。
正是这样一部美丽而纯真的电影,让我们的生命中拥有了一片宁静的海。海上有皎洁的月光,也有海豚的吟唱,更重要的是,它还包含着我们对生命初始与终结时的刹那感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