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影片《身为人母》热映的浪潮,已经有两个孩子的凯特·温斯莱特,创造了三十二岁之前五次奥斯卡提名的女星记录。如果说在英国,演员多有书香门第和学院背景,那么凯特·温斯莱特应该是个不错的表率:她的外祖父是剧院老板,父母一辈子都献给了舞台事业,于是1975年诞生的这个漂亮宝贝,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银幕舞台的宠儿。只是本以为演演莎剧,拍拍广告,传承父辈细胞就此聊度一生,不想这个生来流淌着叛逆血液的英伦玫瑰,注定要成为温斯莱特家族最大的传奇。
或许你会惊叹于她将现代和古典完美结合的精致面孔,也会被她直指人心的眼神所征服;或许你会因着她的丰满感性而忽略了她的表演,也会迷惑于她的表情而忘记了她的真实。然而,无论是游走于一贯傲气冲天的好莱坞,还是漫步在散发着文艺气息的英国影坛,凯特·温斯莱特这位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演员用她神秘而成熟的韵味对英伦玫瑰作了全新的解释。当我们跟随着音乐的旋律飘向空间的远方时,就能感受到她演绎的那些银幕角色所拥有的善良、诚意。而当我们跟随着画面流向时间的远方时,便可以触碰到她那美妙的灵魂。

天才往往如此,凯特·温斯莱特有着太多奇妙的数字。1994年,彼德-杰克逊筹拍根据新西兰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梦幻天堂》,从未接受过电影表演的凯特一举打败了一百七十四个竞争者成为了主角茱丽叶特的扮演者。在影片中,凯特的表演直接、高傲、咄咄逼人,似乎随时都会陷入歇斯底里的疯狂状态。尽管当时只有十九岁的她还稚气未脱,但是第一次银幕亮相便显示出了日后成为演技派的潜力和气质。

面对年轻的凯特那蓄势待发的生命能量,不由得让人想起张爱玲的那句话:“出名要趁早。”于是,光影的舞台给了她一个可能。1995年,凯特参加了《理智与情感》的试镜,又被导演李安从一百多名候选人当中一眼挑出,出演女二号玛丽安娜。结果名不见经传的凯特凭借这个机会一举获得英国电影艺术学院奖和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天生早熟的凯特早早就显示出了母性的光辉。21岁时,她在影片《绝恋》中出演了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角色,用自己丰富的表演元素细致传达出目睹子女死亡时一位母亲深切的绝望和悲痛。而影片那道不尽的幽幽往事也在凯特深情而又幽雅的演绎下交织成了一首哀婉缠绵的绝恋乐章,久久回荡在光影交错的璀璨星空。

正当表演的突破成为年轻的她必需要面对的抉择时,恰逢大洋彼岸的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筹拍万众瞩目的《泰坦尼克号》。凯特毫不犹豫的毛遂自荐,她每天写信打电话,甚至送玫瑰给詹姆斯-卡梅隆,表示自己热切地希望出演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凯特的热情和执著让本来就犹豫不决的卡梅隆终于一锤定音,交出了露丝这个没有太大表演难度却注定走红的角色。在影片中,凯特扮演的露丝高贵、美丽、反叛、坚韧。这个大胆追求自由和真爱的贵族少女不单单捕获了迪卡普里奥的心,也让全世界的影迷为之沉醉。而《泰坦尼克号》也为当时22岁的凯特-温斯莱特带来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头衔,使她成为历史上连续二届入围奥斯卡的最年轻的女演员。

2001年,26岁的凯特又回到了主流影坛,出演讲述英国女作家爱丽斯-莫卡多传奇人生的电影《携手人生》。在影片中,她反叛不羁的大胆演绎不仅生动勾勒出一个敢恨敢爱的性情女子的原始本色,也用超脱于自身年龄的内心体验展现出爱丽斯别样的纯洁和天真。而凯特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相结合的表演手法不仅得到了影评人全新的认同,也让她第三次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
然而对好强的凯特来说,她并不愿意让奥斯卡的这项光环掩盖住自己的真实。于是,她用最执著态度赢得了天下的膜拜,然而又轻描淡写的完成了华丽的转身。2005年,凯特在影片《灵光乍现》中以彩虹头亮相,比独特造型更令人惊艳的是她未经雕琢就浑然天成的充满层次性的表演。而挑剔的奥斯卡又再为凯特拱手送上了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殊荣。

2006年,关于凯特的记忆当然要落在电影《生为人母》上。在影片中,凯特一反往日叛逆女子或成熟少妇的形象,用饱满而充满张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追求激情却又不负责任的母亲角色。虽然遭遇外遇的女主角和现实生活中的凯特毫无共通之处,但和以往对待自己演绎过的每一个角色一样,她仍就对莎拉这个角色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用直逼内心的表演方式将一个终日活在压抑与痛苦中的近乎崩溃的女性角色刻划得入木三分。而这个极富挑战的银幕人物也让32岁的凯特第五次获得了奥斯卡的提名。

有人说,凯特·温斯莱特将复杂的性格存于自身,却将别人对她求美不得的疼痛给予了世界。而在我们看到她的一瞬间,就会突然明白,外表的美艳,仅仅是凯特·温斯莱特的一种面孔,除此以外,她还有很多力量让我们为之倾倒。人们总是喜欢将这位美丽的女人比喻为英伦玫瑰,但仅仅用一朵花来形容她的魅力,似乎还是远远不够的。小仲马曾在《茶花女》中说过一句话:“上天给女人们两条路走,一条是通往黑暗的荆棘之路;另一条是贤良淑德的贞女之路。”但无论凯特-温斯莱特选择哪一条路,最后都会受到上天的恩赐并且殊途同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