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色池塘》——抒写夕阳之歌

(2007-02-20 10:11:40)
 

《金色池塘》——抒写夕阳之歌

 
 
 
  有人说,电影是人心的投影,宽大的银幕上所演绎的一系列悲喜歌哭,不过是人类情感的流光魅影。而就在这些描写人性、刻画人心的微妙音色中,人与人之间是否能够互相交流和理解成为了导演们所关注的焦点。曾经摘取了1982年第五十四届奥斯卡三项大奖的电影《金色池塘》,就以质朴的电影语言和平静的叙事基调,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亲情和理解的故事。而影片主人公之间相濡以沫的晚年生活,也因为有了理解与宽容的风骨而变得格外真诚。
  埃赛尔老人和他的丈夫诺曼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来到他们金色池塘旁的旧居,开始平淡的晚年生活。年近七旬的埃赛尔优雅自信对生活充满热情,而七十九岁的诺曼却恰恰相反,他脾气古怪,性格孤僻,即使面对金色池塘边美丽的风景和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也不能让他摆脱对年华老去的恐慌无助和对死亡的恐惧。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诺曼还要不时的“吼叫”几声,借助找工作与人斗嘴,示强于人。而多年来与女儿的感情不合,更使得年迈的诺曼常常陷入到忧虑之中。为了庆祝诺曼八十岁的生日,女儿和新男友以及男友13岁的儿子一同前来祝贺,热闹的表面仍然掩饰不了三代人之间的感情危机。女儿同男友要出国渡假,打算将孩子留在老人身边生活一段时间,这对三代人来说都是一种新的考验。女儿走后,生活还要继续。祖孙三人在一起泛舟垂钓,跳水嬉戏,年迈的诺曼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快乐与欢笑,并最终解开了长时间存于心底的芥蒂,与女儿相拥在一起。
  尽管《金色池塘》只是讲述了一个很小的故事,但在故事之中所蕴涵的人生温暖与情感慰藉却充溢着整个宽大的银幕,并伴随着电影声色的璀璨光芒溢出画框,渐渐地沉淀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影片导演马克·雷戴尔放弃了好莱坞电影惯用的起承转合的叙述结构,只用几幅碎片化的人生图景,便向我们铺陈出了一个经过沧桑岁月过滤后的温暖故事以及两位老人贯穿其中的质朴爱情。影片中两位主人公也并不像传统电影模式那样站在势不两立的正恶两极,而是秉承着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了互有差异的生命个体。他们在渴望理解和相互支撑的心灵呼声下,于生活的摩擦与碰撞中彼此理解,相互宽容,构成了一个相濡以沫的情感磁场,最终使家庭的矛盾在两人的蹒跚搀扶间化为了春水一流。
  在影片中,诺曼的扮演者亨利·方达那精彩的表现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一抹厚重而深沉的色泽。在拍摄《金色池塘》时,77岁高龄的亨利·方达已重病缠身,身上还带着心脏起搏器。但是他凭着高超的演技和对电影艺术的深情,将诺曼这个角色演绎得真实而富有感染力。而诺曼也成为了亨利·方达长达半个世纪的银幕生涯所塑造的最后一个形象。在凭借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同年秋天,这位影坛名宿便怀着莫大的宽慰与世长辞。
  在《金色池塘》中,凯瑟琳·赫本扮演的女主角埃赛尔是个贤妻良母型的人物,这与凯瑟琳的性格和她过去扮演的角色相去甚远,但是她出色的演技还是使她第四次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奥斯卡历史上获得奥斯卡表演奖最多的演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中亨利·方达戴着的棕色帽子,原来是斯宾塞·特蕾西由凯瑟琳"赫本在拍摄的第一天转送给方达的。为了表示谢意,方达亲手画了一幅他在影片中戴过的三顶帽子的水彩画,作为礼物赠送给赫本。这位多才的表演大师甚至创作了200幅油画平版画,并署上名字送给每个参与影片的工作人员,以示敬意。而这段插曲也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传奇,和《金色池塘》一起沉淀成光音中的永恒经典。
  或许在传奇大片横行影坛的今天,重温影片《金色池塘》会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感受。在这部把一个平凡小故事作为讲述对象的电影里,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和理解宛如斑斓的阳光,撒满了银幕的每一个角落。而那段在亲情中所培植出的宽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如同一杯新沏的绿茶,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散发出持久的清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