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北野武的电影就像遭受坚冰与烈火的共袭,在你被镇得最清醒之际,却化成了灰烬。生与死,是他表达的主题。静与动,是他关照人生的影像。悲与谐,是他直指人心的匕首。狂暴与柔情的并融,是北野武电影的独特风范。在有强烈震憾的暴力雷电之后,却是和风细雨如歌的行板。北野武是双面的,就如同现在的日本。
不打算介绍北野武的暴力美学,太过残酷与凶狠的一面还是留到以后再讲吧。今天,我给朋友们介绍北野武另一面的代表作品《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本片是北野武电影的逆转之作,在他以往作品中招牌似的暴力画面销声匿迹了,北野武用内敛的镜头讲述了一个“无言”的动人爱情故事。
清扫公司的工人茂一声不响地工作着,他的恋人贵子亦安静地在旁边看着。这对恋人总是行影不离,当你看到茂的时候,贵子就一定跟在他身后。不久,人们便发现,原来他们是一对聋哑人。
一天,茂在海边的垃圾堆中拾到一个破旧的冲浪板,茂深深地被它所吸引,把它带回了家,并仔细地修理好。然后他带着贵子来到海边,开始笨拙地学习冲浪,但却一次次地失败,而贵子却一直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仿佛给予他极大的鼓励。虽然周围冲浪的人都嘲笑他们,但他们却一点都不在意。就这样,茂每天都练习冲浪,而贵子也一天天不厌其烦地看着他,直到有一天,冲浪板因为使用过度而损坏了。
茂用自己的积蓄又买了一个新的冲浪板,依然没日没夜地泡在海水里练习。那些平时嘲笑茂的冲浪者被他的执着感动了,他们主动与这位聋哑人交上了朋友,并将冲浪的经验传授给茂。冲浪用品老板还免费给茂一套简易潜水服和一张冲浪大会的出场报名表。可惜因为茂和贵子都是聋哑人没能听到大会的广播而失去了参赛的资格。尽管如此,茂对冲浪的热爱却依然没有降低,甚至还辞去了工作。终于在第二次冲浪大会上,通过朋友们的帮助,茂以自己高超的技术和毅力拿到了冲浪冠军……
似乎每一部关于残障或智障人仕的电影都会令我感到惭愧。因为正是这些看似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们却在用自己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们这些所谓“正常人”的灵魂。我们无法忘记《我的左脚》中克里斯蒂的乐观与坚强;无法忘记《双子的天空》中那对连体兄弟对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更无法忘记《第八天》中乔治的简单与快乐。
然而,在这部关于一对聋哑恋人的电影中,我们无法忘记的是一种爱的追随。茂与贵子的爱不在甜言蜜语的表白中,更不在海誓山盟的宣言与承诺中。他们的爱是在一颦一笑之间,在紧拉的双手之间,更在贵子仅仅跟随茂的行动中。我们国产电影《知音》的主题曲中有一段唱词:“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作长风绕战旗。”小凤仙把自己比作轻风去追随蔡鄂将军,这是多么浪漫的爱恋啊!而茂与贵子却在默默无言之中将这一浪漫的爱恋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本片中大海的景色极为美丽,即便是没有亲见过大海的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海洋的壮丽。闭上双眼聆听海浪由远及近的声音,仿佛湿润的海风已伴着涛声抚过我的面庞,深深地呼吸一下清凉而又略带咸味的空气,我便如一滴水珠融入了大海之中。记得在一块石头上用梵文写道:“如何能保存一滴水?请将它滴入大海。”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许就是茂如此热爱冲浪的原因吧。以至于在影片最后茂快乐地冲入大海再也没回来时,我在无限感伤的同时也有了一丝的安慰。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是北野武第一次没有参加演出的电影。影片中几乎没有对话,完全靠影像来推动剧情。影片画面优美而干净,其中被称为“北野武蓝调”的蓝色画面成了后来北野武的代表之一。影片中茂对冲浪的迷恋与吕克-贝松的《碧海情》有相似之处,但很不自然的悲剧式结尾体现了北野武一贯的冷峻风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