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贫困中挣扎的《奥萨玛》

(2006-08-01 08:59:34)
 

在贫困中挣扎的《奥萨玛》

 
 
 
    2001年,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倒台,摆脱伊斯兰原教旨教条专制政权的阿富汗人,终于有了第一部完全属于自己的电影。女主角玛丽娜-戈尔巴哈里用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苦难,演活了戏中角色,震撼了国际影坛,感动了世界。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塔利班统治下,因为女性被禁独自外出。年仅12岁的女主角,为了养活守寡的母亲与家,让母亲帮她把头发剪短,扮成男孩外出工作。为了安全,她给自己改了一个男孩的名字奥萨玛。后来她的身世遭揭发后,被迫嫁给一名年老的塔利班高官作为惩罚。
    《奥萨玛》由真人真事改编,导演西迪克-巴尔马克根据报章上一篇报道改编而成。西迪克-巴尔马克在阿富汗土生土长,年轻时到俄罗斯莫斯科进修电影,之后回国在阿富汗电影协会担任要职。1996年,他为了逃避禁绝娱乐的塔利班政权,逃到邻国巴基斯坦,直到塔利班倒台后才再次踏足祖国,筹拍第一部自塔利班倒台的后,完全由阿富汗制作的电影。本片由伊朗投资拍摄,属于低成本制作,仅花费了六个月就完成拍摄。
    一心想拍出阿富汗真实一面的巴尔马克专程到难民营和街头探寻心目中的女主角,当玛丽娜-戈尔巴哈里向他伸手乞钱时,巴尔马克要求她为他高歌一曲。当听到这个小女孩的歌声,巴尔马克已认定她就是他心目中的女主角。他回忆说:“她有一双非常动人、魔法般的眼睛。”虽然她脸上都是终日流浪街头的尘埃。贫穷一直是阿富汗底层人的代名词,数以千计的阿富汗孩子每天都要到垃圾堆找吃,在街头拾荒,玛丽娜也是其中之一。在塔利班时代,玛丽娜的爸爸偷卖录音带养家,但因被塔利班宗教警察发现,被虐打至无法工作,玛丽娜拾荒行乞,成了一家人的生活支柱。
    从未看过电影的玛丽娜,第一次面对镜头难免惊慌失措,但当她发现片里的角色十分贴近自己的处境,她就开始投入了角色。她说:“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角色,因为她跟我的生活一模一样。”玛丽娜的演技入木三分,被认为是该片的灵魂。拍这部电影,玛丽娜得到了900美元的报酬,对于一家十几口来说,即使活在阿富汗也捉襟见肘,现在几乎已用尽。玛丽娜希望再次演戏,但在阿富汗,女孩的发挥机会少之又少。
    就在《奥萨马》成为各大电影节的宠儿时,玛丽娜又回到了巴尔马克发现她的喀布尔贫民窟,在贫穷生活中挣扎。每天早上都要披着破烂的围巾走上好几英里路,到一所福利中心学刺绣。在阿富汗的严冬中,她瘦小的身躯披着不能再少的旧衣,和父母及九名小至3岁,大至18岁的兄弟姐妹,一家十数口挤在两间房的小泥棚内生活,在阿富汗,没有人知道玛丽娜在国外的名声,因为本片从来没有在当地上映,将来也不太可能会上映,玛丽娜的亲人也不能理解她的名气是怎么一回事。
    《奥萨玛》为导演巴尔马克赢得喝采和名声,令人动容的玛丽娜呢?曾经有人问巴尔马克:“戏拍完了,玛丽娜会怎样了,你忍心让她再流落街头拾荒吗?”那时,巴尔马克只能回答:“我能够帮到她的不多了,将来再有电影可能再找她拍。”实际,在影坛这种“昙花一现”的影星比比皆是,特别是在各国反映社会的纪实类电影中。
    2002年巴西电影《上帝之城》,主角之一Rubens Sabino Da Silva因偷钱包被捕,现实中他也是居于电影描述的充满暴力的贫民区。
    1994年美国电影《人鱼的童话》,电影上映后一直有人呼吁把主角杀人鲸Keiko放回大海,但现被安置于墨西哥水族馆似乎更喜欢吸引人类注意,不愿回归海洋。
    1980年巴西名片《街童》,主角是11岁的圣保罗市街童Fernando Ramos Da Silva 。他其后追求演艺事业,但因不识字而失败,19岁时在街头被警察射杀。
    2002年英国电影《尘世之间》,影片描述两名阿富汗青年逃亡英国的故事。电影拍完后,两名主角回到巴基斯坦的难民营,一名申请英国庇护被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