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身应是明月,几生修到梅花

(2008-10-30 15:24:45)
标签:

梅影

书评

随笔

文学/原创

文化

分类: 随笔:且行且歌

前身应是明月,几生修到梅花

 

  王成喜先生之梅

 

    《书摘》杂志近一期推荐了两本书,打算去买。

    《当代北京书画史话》,刘宝明,中国当代出版社。

    喜欢梅花,爱着“梅花王”王成喜先生的梅。

    彼时,社会刚刚开放,耻于谈钱,也不能想。

    王成喜先生供职于北京一工厂,名不见经传。

    试着卖画,得二百多,赶紧交公,是为党费。

    某天,燕京书画社(王成喜受托,带领部分回城知青借天坛公园祈年殿后面一个卖水果、茶水的棚子,经营点工艺品)来了个农民旅游团,王成喜全家上阵,忙了一夜,收入3000美元,引起全厂轰动:我们生产铁壳水瓶,一个才一块钱港币,王成喜的字儿一夜赚了三千!顶一大卡车的铁壳水瓶!

    一日本人来京,一顿全聚德烤鸭宴,换走顶尖画家十几幅字画——范曾先生《与收藏家语》一文回忆:“黄胄三两幅,苦禅师两三幅,作人先生两幅,可染师两幅,兆和师两幅,我方年壮,挥写竟至于三四幅……”今日,那字画价值几何?恐可买下整个全聚德烤鸭店!

    人生,贱与贵,荣与辱,仿佛就在弹指一挥间。

    收藏的故事也是这样。

    那时,启功先生是金煜的老师、同事、邻居,启功先生以草书写了《千字文》供金煜临习。此帖出版时,谦和性情启功先生反让学生金煜题写封面。

    进入21世纪,有人出价两百万收购原稿,金煜拒绝了;这是感情,不是金钱能买的。

    现在的琉璃厂,繁荣兴盛。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老话是这么说的

 

   《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郎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前身应是明月,几生修到梅花郎朗成长的历程,就是他那个性斐然的父亲和现行教育制度、和学院派“艺术家”教师们斗智斗勇的过程。

老先生不是完人,有普通人的虚荣、自私和浪漫,读着他的弱点,我们的教育体制的毛病,我们人性里的那些丑陋些微,也伴随着郎朗的成长展开。

郎朗,从一个被老师扫地出门的学生,到在德国赢得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一等奖和特别奖两个奖项,由白眼到青眼的际遇,令人难免想到丁俊晖。

“父亲的自我感觉当然也和我一起膨胀。他从前就喜欢吹嘘我的成绩,尤其是在和我一样学琴的孩子的家长面前。如今可供他夸耀的东西更多了……他俨然成了学校里一位非正式的教授。

学校里的教师们也很骄傲。他们的名声和他们的学生密切相关。学生中获奖人数越多,他们的地位就越高。我在德国拿了第一之后,我的指导教授赵教授在音乐学院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长期在高校,我的体会和郎朗同。也试想,麻雀变凤凰,是好还是坏?突然间,对一个年轻人而言。

第一次获奖后,郎朗的名声还没那么响,准备参加更重要的比赛——柴可夫斯基青年音乐家国际钢琴比赛,可是众多领导、指导者、老师、父亲,莫衷一是,各执己见。

其父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人,执意要郎朗弹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而很多人反对、阻挠。

赵教授认为郎朗应该弹莫扎特,殷承宗认为他应该弹贝多芬,父亲觉得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更能突显郎朗内心的音乐感。而那位柴可夫斯基青年音乐家国际钢琴比赛唯一代表中国的评委屠教授则说:“如果你儿子一定要弹这首曲子的话,我没兴趣教他,我也可以告诉你,他根本没机会获奖。”

怎么办?

回到了沈阳。

母亲为儿子的成功,忍受多少的痛苦与思念,寄托多少的情感与期待?弹奏肖邦时,郎朗总想到母亲的爱与情深:“她一心一意地爱我,完全没有顾及自己的安乐,而我也因此更加爱她。”正是对这种感情的完美诠释,使得他的演奏直逼人心。

朱教授,郎朗一直喜欢的教授,听了郎朗的弹奏,眼里盈满泪光。

她说:“你能弹这首曲子。我肯定你能弹这首曲子。”

父亲胜利了,比赛中,郎朗弹出了肖邦饱含诗情的渴望与激情。

在日本,郎朗夺得柴可夫斯基青年音乐家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

从此,生活,翻天覆地。

郎朗的故事让我想到:不公平的事哪都有,除了努力奋斗外,还得有点运气。

 

又:喜欢板桥这句:前身应是明月,几生修到梅花,拿来做标题,接下来得说说板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