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馄饨摊的辣椒酱

(2010-01-14 00:14:47)
标签:

馄饨

辣椒

四川

考研

大学生

杂谈

分类: 矮胖子杂曲

(本篇东西是一个实验品。应李业吩咐,给他小侄子编个故事交作文差,结果没刹住车,写了这么长。也不知道别人看了觉得有没有意思。反正自己写的时 候,感觉到了余华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故事写着写着,就不敢乱写了,因为故事里的人好像都自己有了想法一样,你乱写他的话他会不愿意的”。总归粗枝烂造还 是要造得像一点,故事才好听。本文全造的,没原型,推荐大家更无聊的时候,看我写的《老豆腐》,很长很长,不过是真的。http://s.xnimg.cn//imgpro/emotions/tie/24.gif

 

胡 同门口有一个馄饨摊,露天的摊面,几张小木条长桌,十几个小马扎。这里每天早上都是热气腾腾的景象,老板边忙着掀锅盖,加水,溜馄饨,边忙着招呼着排队 前来的老顾客们。大家端着盆带着碗,把馄饨打回家里吃,或者就在摊上吃了,正好可以和熟人们对今天早报上的新鲜事侃侃一翻。

这家馄饨摊除了馄饨做得好吃,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辣椒酱特别的香。据说是秘方了。祖辈几代都卖混沌,靠得就是这个秘方。那辣椒酱甜,咸,香,辣味都 有,最绝的是有一种又粘又脆的感觉。粘,是因为辣椒磨得碎;脆,是因为都是用新鲜的辣椒做成的。一年四季都能有新鲜的辣椒,可不是容易的事。

顾客们买馄饨后,老板都会用小勺,十分爱惜从辣椒酱瓶里舀出这么一匙,加到客人的混沌碗里,从来不多加。客人们也都从不多要,因为那辣椒酱实在是辣得绝,那一小勺也足够香一早上了。

这胡同里住着一位小老太,大约50岁,据说老家是四川的,在这里住了5,6年了,一个人。她是吃低保的,每个月几百块钱的救济金,房子当然又小又破。如果 说她有工作的话,就是每天拿着麻袋去这胡同,和这胡同附近的社区里去掏垃圾桶,捡一些瓶瓶罐罐,卖钱。照这么说,她应该比较穷。但是她穿的衣服从来都很干 净,就是去捡瓶瓶罐罐时的衣服也要一星期一洗,不捡瓶瓶罐罐的时候,穿得衣服就更干净了,甚至说得上讲究了,上身红外套,下身黑裤子,一双还算亮的棕色皮 鞋,都是比较旧的衣服了,但很整齐,穿在身上也显得几分精神。她一年四季基本上都这一身了,热了,里面套得少一点;冷了,就多加点。

她每天早上必然要吃一碗馄饨,拿着她自己的那个白色的搪瓷缸子,来打一碗馄饨,别人大多吃两块钱大碗的,她只要一块五的小碗馄饨。

她冬天吃馄饨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吃法,几年下来,胡同里的人,还有馄饨老板,都知道的。冬日里,她买馄饨,先不要加那一勺辣椒酱。等把馄饨吃完了,用开 水把她那搪瓷缸子冲干净,再让老板把那一勺辣椒加到里面,然后,她就端着盛着这一勺辣椒酱的缸子回家了。然后,例行她一天的工作,在垃圾车来清理垃圾箱之 前,捡瓶瓶罐罐,顺便散散步什么的。

大家都觉得她这个习惯很奇怪,但因为老太的话比较少,就都没好意思开口问过,可能四川人真的很爱吃辣椒吧。

直到后来,那年冬天,胡同里搬来几个大学生,租了几间小房子,说是为了考研究生复习。这几个年轻的小伙子,每天早上也来喝馄饨。他们自然发现了这摊面上的 辣椒酱简直是香绝了。开始他们也想多加一勺,但得知了这摊面的习惯,就是每人只给一勺,心里自然遗憾。他们跟这老板“理论”过几次,说什么“顾客”啊, “服务”啊之类的大学生腔的话,意思就是要多要一勺辣椒酱。都没能成功。

一些别的顾客们开始对这几位小伙子有点讨厌了。小伙子们呢,其实不多吃那一勺辣椒酱也没什么,但是年轻人嘛,总是心气胜,越是成功不了,越是像受到挑战一样,心里面憋着一股劲,而且非要较这个劲。

后来有一天,这几个小伙子就这么办了:他们硬是自己拿勺子把那辣椒酱罐子狠狠的舀了几下,然后嘻嘻哈哈的躲到座位上,辣得嘴巴“嘶嘶哈哈”的吃馄饨去了。 老板呢,毕竟是个和气的人,不好多说什么,而且手边也要照顾生意,也就无可奈何的对这种顽皮一笑了之,反正他们几个小伙子也住不长,过了一月中旬,考研一 结束,他们就搬走了,总不能伤了和气吧。

老板无话说,顾客们也就不放在心上。但那些每天都起得比较晚的顾客们,就没得辣椒酱吃了。因为老板每天前一夜,都只做那一小罐的辣椒酱。多了做不来,因为 有秘方的嘛,工序多,讲究多,一次做多了的话,酱的味儿就不正,不绝了。所以得不到辣椒酱的顾客们,自然心里很不痛快。但也就忍了,争取明天起早点。当 然,总有比这几个大学生小伙子起得晚的人,吃不到辣椒酱。

冬天很冷。小老太起得也就比别时晚这么半个小时。最近,她也有几次没有得到辣椒酱。当然,她那个把一勺辣椒酱带回去的习惯,也就不能成功了。她问,老板就说,是几个小伙子,很淘气。她没说话。

有一天,老太专门起早,在摊上等。那几个小伙子来了,又准备去抢辣椒酱时,老太一把抓住一个小伙子的手,她的手是一张干枯的,手心上的裂痕都角质化了的手,那自然扎疼了小伙子的手,他“嗖”的一下子把手缩回去。

她说话了,带着四川口音:“小伙子,吃这么多辣椒太辣了吧。吃多了对身子也不好。”

小伙子愣了愣,没说出话来。

小老太沉默了一下,转过脸,看了看那罐辣椒酱,没说话,走开闪到一旁,总不能妨碍人家摊面的生意。她冲着小伙子们,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

“那年,我爸妈,还有我弟弟,都是冬天又冷又饿死的。那年头自然灾害,根本就没啥子吃的,冬天就更难熬。我爸就弄点儿辣椒来,很辣的辣椒,做成一种辣椒 酱,泡了开水喝了,很辣,冬天里辣得浑身出汗,就可以暖一暖身子了。后来我怎么也没能做出那种味儿辣椒酱来。不过这个馄饨摊的辣椒酱的味儿和那个最像了。 现在,冬天这么冷,我每天在这里取一勺辣椒酱,回去分两半,上午9点和下午4点,都用开水烫一杯汤喝,辣得身上暖,心里也舒服。你要是每天都这么抢,我这 一天没有辣椒汤,心里总有点难过。”

大家都知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技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