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a股熊股2020 |
分类: 股票 |
2020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A股市场上,强者恒强和弱势股大跌的强烈分化更明显。近日被批“贱卖资产”的沃森生物阶段跌幅达60%。而单从今年以来累计跌幅来看,它不算跌幅最大的。ST股、次新股才是大跌重灾区。
2020年20大熊股以ST股和次新股为主,截止12月8日收盘。来源
益盟操盘手
特征1:ST股为代表的绩差股占大半
这点应该比较容易解释,业绩不佳甚至有退市风险,多数资金都会割肉出逃。个人投资者除非很熟悉某只个股的基本面,否则不建议去赌这类个股咸鱼翻身的可能,至少不重仓。
案例
曾用名包括广西康达、广西红日、索芙特和天夏智慧,已多次被戴上“ST”帽子。目前属于软件板块,属于智慧城市概念。最后一份机构研报是2017年5月的。十大股东主要是各类投资有限公司。
*ST天夏今年累计大跌近80%(截止12月8日收盘)
我觉得,面对上市公司筛选,需要从两个方面防范这类风险:
首先,公司基本面要熟悉,不能有大的变差可能。
其次,如果出现黑天鹅,还是需要坚决减仓或清仓再看。
特征2:次新股高开低走
当市场比较火热时,次新股上市首日很可能估值过高。随后的连续下跌也很有杀伤力。这类今年来的暴跌股占了跌幅前20中的7只。
案例 君实生物:上市首日即高点
君实生物A股,属于今年大热的生物医药板块。它于7月15日上市,首日较发行价大涨170%最高报220元,随后就是漫长下跌,4个多月最低跌至67元,距发行价55.5元有20%多溢价。
相比而言,君实生物港股就理性多了,今年最高报67港元,截止12月7日收盘报43.7港元。
看看君实生物的基本面和股东,几乎就是高富帅的典型。有点石成金的高领资本加持,拥有“抗肿瘤”和“抗新冠”双重属性。
可是,再好的基本面也担心高估风险。市场上有对其研发能力及核心产品的质疑,交易所也曾问询。也有对其单一产品面对医保谈判的担忧。
君实生物这类连续大跌次新股的风险给我的提示就是,预期不能太满了,过犹不及。次新股需要分阶段和具体个股来确定参与或者回避,往往是连续破发或者大盘低迷时才有好机会。
回顾了今年以来的熊股,我觉得这数据肯定还错过了短期暴涨太多的高控盘个股,主力资金链断裂后的大跌也是幅度很大。
你又认为还漏过了哪些个股的“大坑”?欢迎在留言区互动。
名词解释
ST股
沪深证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根据1998年实施的股票上市规则,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由于“特别处理”的英文是Special treatment(缩写是“ST”),因此这些股票就简称为ST股。
ST与*ST的区别
一般来说,*ST公司经营已连续三年亏损。ST公司经营已连续二年亏损。
详细来说,如果在股市中哪只股票名字加上st,那就是给股民一个警告,这只股票存在投资风险,这起到一个警告作用,但这种股票风险大收益也大;如果加上*ST,那么,就是就意味着这只股票有退市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