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物介绍之一百二十九:“大超主帅”刘炜浩

标签:
文化 |
分类: 潮汕人物介绍 |
潮汕人物介绍之一百二十九:“大超主帅”刘炜浩
2011年之前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在三大球比赛中,往往派出大量职业运动员参赛。2001年,男篮更是破天荒地派出整支国家队,当时甚至姚明、王治郅都在阵中。
2011年深圳大运会,中国足篮排三大球都变了一个脸:足球教授金志扬带着一群高学历足球运动员,据说阵中还有博士生;篮球因为这些年大超联赛和CUBA,不断和CBA交流,诞生了一支综合球队;而排球则更干脆,男女排都是复旦大学校队,他们虽然是特招进入校门,但上课和本科生并无区别,完完全全是支学生军。(《大运三大球齐变脸 金志扬:学习好踢球不差》,载《广州日报》)
这是中国体育界的一个进步。我们近年来常常会提到两个词叫做“程序正义”和“契约精神”。前者的大致意思是,过程不对,结果再好也没有用;后者的大致意思是,竞争中双方要遵守规则,不要投机取巧,否则赢了也是丢人。想想2001年的中国大运男篮,现在我们都会感到吃惊,也为当时的国家男篮感到悲哀:他们太辛苦了,什么级别的比赛都要打!
正是在2011年这样的大背景下,大运会国家男篮历史上第一个非职业出身的主教练刘炜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刘炜浩1971年出生于潮州,是广东工业大学的副教授、高级教练员,学界篮坛少有的学院派少帅,三届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的冠军教头。尽管最终刘教练并没有带领中国男篮闯入前八而仅仅获得第十八名,但是“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并不是最重要”,“我们参加这次大运会的主要目的就是锻炼队伍,增进交流”(刘炜浩语)。
纵观在深圳大运篮球场上奔跑跳跃的中国队员中,似乎没有几个是球迷熟悉的。出征本届大运会的中国男篮,除了CBA联赛广东宏远队的双胞胎兄弟任骏威和任骏飞、李原宇以及被东莞新世纪俱乐部相中的顾全外,几乎就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学生军”,这样的人员组成,在中国男篮征战大运会的过程中尚属首次。(《深圳大运男篮收官战 中国男篮不敌韩国排第18》,网易体育)
一位学院派教练带着一群非著名的大学生参加大运会,无论拿了多少名,我觉得都比2001年中国“国家队/大运队”男篮获得亚军要好。
这就是我们今天逐渐认识到的“程序正义”和“契约精神”,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题中之义。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时代,我们不要 “田忌赛马”中的主人公,要的是实事求是、遵守规则的参赛者。
如今,刘炜浩教练继续带着广东工业大学男篮征战CUBS(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我们祝刘教练能够带领球队重新站上冠军的领奖台(2012年冠军是天津工业大学),也希望他能够再次出任中国大运男篮的主教练,带领下一批带着书卷气的中国队冲进前八。